趁西风、捣衣声急,江关倦客愁绝。何况夜来,寒重和砧也歇。荒鸡叫落一天霜,独雁催沉三更月。欲掩残编,只应无奈,酒醒时节。
芦帘此际悲咽。便鞋儿梦好,待归方说。频呵素手,剪刀停对垂红泪。灯花结、料不成眠,且倚薰笼,冷灰重拨。
注释:
- 春夏两相期:指春夏两个季节的交替。
- 宿赣关:在江西,为古赣县治,今赣州市,这里泛指赣地。
- 酒尽不寐:指酒喝完了却睡不着。
- 趁西风:趁着西风吹拂。
- 捣衣声急:形容妇女捣衣的声音急促。
- 江关倦客愁绝:指旅途劳顿的游子愁绪难以消解。
- 寒重:指天气寒冷。
- 荒鸡叫落一天霜:荒鸡即野雉,又叫山鸡,叫声凄厉;落一天霜:形容天气严寒。
- 独雁催沉三更月:独自飞翔的大雁催动夜幕降临。
- 欲掩残编,只应无奈:想要遮住那些破旧的书卷,却只能无奈接受。
- 芦帘此际悲咽:此时此地,芦帘上仿佛传来悲伤的哭声。
- 便鞋儿梦好,待归方说:穿着便鞋,梦见家乡的好景致,想回家后再说。
- 频呵素手,剪刀停对垂红泪:频繁地用手指擦去脸上的泪水,手中剪刀停在即将滑落的红色丝巾上。
- 灯花结:灯花结成,喻指孤寂等待。
- 冷灰重拨:用旧的火炉中的灰烬,比喻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孤独、凄凉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春夏两相期”以季节交替暗示人生的苦短,暗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无奈。第二句“宿赣关”点出了诗人所处的地点——赣关,这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也是诗人的行踪所在地,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第三句“酒尽不寐”直接点明了诗人饮酒至晚却无法入睡的原因,反映了他内心的寂寞与焦虑。第四句“趁西风”,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借助秋风来缓解孤独的情绪。
诗人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以及自己在夜深人静之时的所感所思。“捣衣声急”、“寒重”和“砧也歇”等词句渲染了夜晚的寒冷与寂静,而“荒鸡叫落一天霜”,“三更月”则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最后一句“欲掩残编,只应无奈,酒醒时节”,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辛酸。
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又含蓄,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感叹。同时,诗中也不乏对故乡的深情眷恋,让人读来既感伤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