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篇。
昔曾断送两婵娟。
何意孙吴,却将韬略授钗钿。
嫣然。
恰随肩。
象床交倚麝襟联。
双珠巧合双壁,更无相妒有相怜。
闻道江上,舳舻衔尾,共惊狂虏投鞭。
待同心借著,密商帷幄,迅扫弋鋋。
妆罢对展芸编。
蜡丸封就,侍女不教宣。
量珠做、鸳鸯阵里,聚米山川。
正军前。
露布催草簪花,腕弱应自怯如椽。
拟开屏障,似捻霜毫,写个赤壁飞烟。
铜雀愁深锁,宓妃萧飒,坐老芝田。
争似伊家姊妹,恁流离、却得好姻缘。
看他既美姿颜,兼精音乐,夫婿人争羡。
只英雄、儿女都难恋。
定霸业、追想齐年。
倩谁凭、阿堵重传。
向丹青、枕手且闲眠。
忽西风紧,红衣卸落,并蒂池莲。
戚氏
二乔观兵书图是吴北宫画
十三篇。
注释:这里的“二乔”指的是三国时期的两位美女大乔和小乔,她们都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而“观兵书图”则是描绘了她们观看军事书籍的场景。这首诗的首句,通过提及《三国志》中的“三顾茅庐”,赞美了这两位美女的智慧与才情。
昔曾断送两婵娟。
何意孙吴,却将韬略授钗钿。
注释:“两婵娟”指的是大乔和小乔,她们都是孙权和刘备的妻子。而“断送”则是指被曹操击败。这里的“孙吴”指的是东吴(孙权建立的政权)。诗人感慨于历史变迁,感叹大乔、小乔的命运。
嫣然。
恰随肩。
象床交倚麝襟联。
双珠巧合双壁,更无相妒有相怜。
注释:这里的“嫣然”形容大乔、小乔的笑容,非常甜美。她们并肩而行,如同一对美丽的姐妹。而“象床交倚”“麝襟联”则描绘了她们优雅的姿态。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美女的喜爱之情,认为她们相互欣赏、相互怜爱,而不会嫉妒对方的优点。
闻道江上,舳舻衔尾,共惊狂虏投鞭。
待同心借著,密商帷幄,迅扫弋鋋。
妆罢对展芸编。
蜡丸封就,侍女不教宣。
量珠做、鸳鸯阵里,聚米山川。
正军前。
露布催草簪花,腕弱应自怯如椽。
拟开屏障,似捻霜毫,写个赤壁飞烟。
铜雀愁深锁,宓妃萧飒,坐老芝田。
争似伊家姊妹,恁流离、却得好姻缘。
看他既美姿颜,兼精音乐,夫婿人争羡。
只英雄、儿女都难恋。
定霸业、追想齐年。
倩谁凭、阿堵重传。
向丹青、枕手且闲眠。
忽西风紧,红衣卸落,并蒂池莲。
注释:这里提到了赤壁之战和三国时期的其他历史事件,如“投鞭断流”等。诗人通过对这些历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古代英雄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两位美女的赞美之情,认为她们不仅美貌无双,还精通音乐,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最后一句则以“红衣卸落”来形容战争的残酷,而“并蒂池莲”则象征着两位美女虽然经历战乱,但仍然保持纯洁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