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百岁春光有限,一年几度花红:春天是短暂的,花开的时节也是短暂的。 及时:趁着。笑傲:放荡不羁的样子。东风:春风,这里指时运好的时候。 正好秋千轻送:正好在秋天,荡起秋千来享受欢乐。 零雨其蒙:像雨一样纷纷洒落。成空:成了一场空。 看破浮云如梦:看破了人生就像一场大梦一样。 【赏析】 《西江月·百岁春光有限,一年几度花红》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词作。全词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
【注释】 晓风吹破屋:清晨的微风把窗户吹破了。 声碎滴檐头:屋檐上滴落的雨点声,像被风吹碎了。 雾绕千村:雾气笼罩着周围的村庄。 珠开万树:像珠宝一样的露水从树上滴落下来。 衔泥燕:衔着泥巴筑巢的燕子。 带湿归楼:带着湿润的气息回到楼阁中。 心欢喜、点来翻麦浪,响过彻溪流:心情愉快时,仿佛能听到麦子在翻滚的声音,溪流的声音也变得清晰起来。 茅屋闭门,青山洗漱:茅草房子的门关上了,青山在洗刷着自己
【诗句】 终日阴云霢霂,空过上已踏青。 残红片片满长亭。 两岸浮萍靡定。 莺报春归谁送,游人独叹飘零。 五更杜宇更难听。 万啭千愁不竟。 【译文】 整天都是阴沉的云,白白地过了清明时节去踏青。 长亭边落英缤纷。 两边的浮萍无法稳定。 黄莺报告着春天回来了,但有谁会送别? 只有我一个人感叹漂泊无依。 五更时杜鹃鸟叫得更加凄凉,声音悲切。 无数的声音和忧愁都未完待续。 【注释】 - 终日:整天。
注释:书房中的盆鱼,窗下的草,都显示出真正的儒士风度;烧的香炉,煮的茶,都能让人心静如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书房中的景象。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发现书房中充满了儒者的风范,无论是盆中的鱼还是窗下的草,都透露出一种高雅的气息。同时,香炉中的香烟和茶碗中的茶叶,也能让人心平气和地思考问题,这是一种难得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脱却蛮烟,奔离蜀道,三年又到光黄。 - “脱却蛮烟”,指的是摆脱了边远蛮荒之地的烟雾瘴气;“奔离蜀道”,指离开四川(古代称为蜀地)的道路。这里表达了诗人离开四川后,再次来到中原的经历。 2. 生来命薄,才力比谁强。 - “生来命薄”可能指的是诗人觉得自己出生时命运不佳,或者天生就比较弱小。“才力比谁强”则是表达自己相较于他人有更强的才能或技艺。 3. 眼见此身已老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主题思想情感。“楚天和霭”句意为:楚国的天空和风平浪静,忽然狂风暴雨、乌云密布、霎时大雨倾泻。“溅入篷窗喷碎玉”,写雨势之大;“湿透竹穹珠滴”一句意在表达作者因雨而心潮澎湃,对雨声的描绘生动形象。“鼍怒龙吟,雷轰电掣,永夜无休歇”,写雨声之壮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雨势之猛
这首诗是一首劝民节俭的歌。它通过描绘节俭与浪费之间的对比,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不知节俭一念差,遂沦沟壑膏斧钺(wǔ)。 【注释】:如果人们不知道节俭,一旦犯错,就会陷入困境,甚至遭受惩罚。 2. 思之可畏亦可痛,亟宜猛省自怵惕(chù tì)。 【注释】:思考这个问题是非常可怕的,也是痛苦的,迫切需要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并感到恐惧和担忧。 3. 趁此丰年有收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忍耐和智慧的诗歌,通过描绘各种场景来说明忍耐的重要性。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译文: 心最慈,但刃最毒。 心中不能放置锋利的刀,忍耐才能有含蓄。 这把刀,按不定,一旦钻出头来就会丧命。 这把刀,按得下,面对任何困难也不畏惧。 只要时时放在心中,自然所有的锐利都会消失。 古来多少能忍的人,经过磨练都成了英雄。 我持一忍劝世人,更把谆谆教诲吴民。 吴地虽然百姓朴实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招成下在牢狱中,衣不遮寒食不饱。自作自受理应当,拖陷旁人做路殍。 - 招成人因犯罪被关进监狱,生活艰苦(“衣不遮寒食不饱”)。他自作自受,结果连累他人,导致许多人陷入困境或死亡(“拖陷旁人做路殍”)。 2. 更有一种最蚩氓,希图拌命去害人。溺水投缳并服毒,幽魂怨魄先沉沦。 - 还有一种愚昧的人,为了害人而不惜一切代价(“希图拌命去害人”)。他们有的溺水、上吊自杀
诗句解析及译文: 1. 岁暮容颜非旧。 - 注释:年尾,一年即将结束。容颜与过去不同了。 - 译文:岁月已到年末,我的脸和以前不一样了。 2. 食少形骸消瘦。 - 注释:饮食减少,身体消瘦。 - 译文:因为吃的东西少了,所以身材变瘦了。 3. 睡起不胜愁,频叫苍头斟酒。 - 注释:从梦中醒来,感到忧愁不已,不断叫仆人斟酒。 - 译文:从睡梦中醒来,感到无比的愁苦,不断让仆人斟满酒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