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吹破屋,春将暮、声碎滴檐头。
见雾绕千村,珠开万树,衔泥燕子,带湿归楼。
心欢喜、点来翻麦浪,响过彻溪流。
茅屋闭门,青山洗漱,牧童几个,戴笠骑牛。
停云时午后,凝眸望、满目绣错田畴。
恍惚红遮古道,绿映沧洲。
愿自今伊始,桔槔挂月,禾秧饮露,妇子嬉游。
怀想醉翁遗迹,今古谁俦。
【注释】
晓风吹破屋:清晨的微风把窗户吹破了。
声碎滴檐头:屋檐上滴落的雨点声,像被风吹碎了。
雾绕千村:雾气笼罩着周围的村庄。
珠开万树:像珠宝一样的露水从树上滴落下来。
衔泥燕:衔着泥巴筑巢的燕子。
带湿归楼:带着湿润的气息回到楼阁中。
心欢喜、点来翻麦浪,响过彻溪流:心情愉快时,仿佛能听到麦子在翻滚的声音,溪流的声音也变得清晰起来。
茅屋闭门,青山洗漱:茅草房子的门关上了,青山在洗刷着自己。
牧童几个,戴笠骑牛:几个放牧的小孩子,戴着斗笠骑着牛。
停云时午后,凝眸望、满目绣错田畴:乌云停留在天空,午后时分,凝眸望去,田野里满是绿色的庄稼。
恍惚红遮古道,绿映沧洲:红色的花朵遮住了古道,绿色的树叶映照在宽阔的湖泊上。
愿自今伊始,桔槔挂月,禾秧饮露,妇子嬉游:希望从今以后,农夫们使用桔槔灌溉田地,稻谷在露水中生长,妇女和孩子们在田野间嬉戏游玩。
怀想醉翁遗迹,今古谁俦:怀念欧阳修的足迹,古今谁能与之相匹敌。
【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作者任滁州知州期间。词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图:春光明媚,晨曦初照,薄雾缭绕着四周的村庄,山岭上的树木挂满了晶莹的晨露,燕子衔泥筑巢,小牧童戴着斗笠骑着牛儿归来。诗人站在茅屋的门前,眺望远方,只见翠绿的田野上一片丰收的景象,他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赞叹:“愿自今伊始,桔槔挂月,禾秧饮露,妇子嬉游。”他怀念着古代文人欧阳修,希望自己能够继承其遗业,为百姓造福。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美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