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春色
洞庭春色 怀周铁珊 秋色佳哉,四无人影,独上南楼。 看远山如浪,疏林似戟,暮烟成海,那不牵愁? 况值西园清梦断,正霜冷、湖光千里秋。 斜阳外,层层枫树赤,谁是长洲? 算来几多程路,总只是、楚尾吴头。 想虎邱烹茗,洞庭尝橘,有时闲著,定买渔舟。 笠泽苏台频访旧,问角里、先生家在不? 何时醉罢,能听君、细说也当同游。 【注释】 1. 洞庭:地名,位于今湖南省。 2. 怀周铁珊
洞庭春色 袅遍清阴,飘残暗粉,秀靥依然。 盼枝南枝北,芳魂无主。 非花非雾,愁黛生妍。 仿佛行云回梦后,正人在、寒香疏影边。 生绡展,讶分明瞥眼,二十年前。 知否个中位置,谁付与、一笑因缘。 想凭栏时节,几多幽怨。 含毫情绪,空倚婵娟。 千古伤心消不尽,怕玉骨、生来欲化烟。 空赢得,旧丹青好处,宛转生怜。 这首诗以洞庭湖的春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
【解析】 这是一首词,上片为寿词,下片是自咏。全词用典较多,但词人运用自如,不露痕迹。词中多处用典,如“洞庭春色”一句,指大司农苍岩先生的词作《题棠村词》;“曹刘沈谢”,指曹操、刘备、司马懿、谢安;“夔龙稷契”,指舜的贤臣皋陶和伊尹等;“经纶展”一句,指自己任度支使,掌管财政。“邹枚宾客”,“邹”指邹阳,“枚”指枚乘。“尚书红杏”、“金荃兰畹”分别指张柬之、陆象先,他们均曾为相。“坡仙铁板”
洞庭春色 蝉 䆗窱北窗,峥泓西涧,企脚披襟。 正修梧翳日,数声嘒嘒,幽篁戛水,一派愔愔。 唤醒半床蕉鹿梦,更月榭凉天思不禁。 流光驶,怕潜催落叶,暗换疏砧。 终朝餐风吸露,算往事、惆怅难寻。 记彻侯冠上,亲陪貂尾,佳人筝畔,曾砉鸾吟。 讵料半枝栖不稳,枉诉尽凄凉此夜心。 须蝉蜕,问茫茫尘世,谁爱清音。 译文: 䆗窱的北窗前,峥泓的西涧旁,我踮起脚尖,张开衣襟。 正值修长的梧桐树遮蔽着阳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他在黄鹤楼上的感慨与思考。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 诗句解释: 1. 洞庭春色:洞庭湖的春天景色,洞庭湖是中国湖南省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长江中游重要的湖泊之一。 2. 登黄鹤楼:登上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的蛇山之巅,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3. 为问司勋:询问是谁在管理或装饰这座楼
注释: 洞庭春色:指春天的景色。 楼锁葳蕤,桥通宛转,昔日亭台:楼上树木繁茂,桥上曲折蜿蜒,往日的亭台依然存在。 记坠钗声里,频呼小玉,钩帘影畔,替摘青梅:记得曾经在坠钗声中呼唤着小玉,在钩帘的影子旁摘取青梅。 感绝多情双燕语,道三岁、看花人未回:听到多情的燕子的话语,知道今年已经三岁了,看花的人还没回来。 心期在,且休教结子,辜负重来:心中的愿望是再见面,不要等到花儿结果时再来
【注释】 ①蘧蘧:困倦的样子。 ②华胥:传说中国名,在今安徽省宿县东南。 ③庄周: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年),战国时道家哲学家、文学家。 ④大千秋色:指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⑤屈子:屈原,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著名诗人。 ⑥烟霞外,漫心悬霄汉:指云雾缭绕,高入天际的景色。 ⑦緉屐:用竹木为底的凉鞋。 ⑧原不惜、寻仙路迂:意思是我原本就不怕路途遥远。 ⑨看回峦起伏:形容山势连绵起伏。 ⑩比
【注释】 ①兰陵:地名,在今山东苍山西北麓,为汉代兰陵侯国,即汉高祖刘邦的故乡。②荆水:荆江。③招文夏、右文、文庵、程村:作者的朋友和门人。④佳:好。⑤跨马(mǎ):骑马奔驰。⑥戴笠:指戴斗笠。⑦坛坫(diàn):古时诸侯会盟或饮酒作乐的地方。⑧煮青梅佐曲车:形容酒香。⑨既醉:喝得大醉。⑩榆筹:用榆木棍做的筹码。金鸡:铜制的报时钟。⑪东邻:这里借指作者的家。⑫明朝:明天。⑬月旦:比喻评论是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此题的考点是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情感。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阅读诗歌,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律转微阳”,指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寒;“日当长至”,即“冬至”。这两句写时序已到小寒时节。“岁月堪惊”,指时光易逝,令人惊叹。这两句写时光流逝之快。“绮窗云暗,斗帐香凝”,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诗人在冬夜独处闺中,窗外云气昏暗,室内香气缭绕
洞庭春色次韵寄答松陵徐电发 独步江东群推孝穆志在千秋 尽词华潘陆恣情采撷新声秦柳 匠意研求入洛才人追二俊 遇倾盖公卿便驻驺吾衰矣 看中原鞭弭输与林丘当年 陈琳阮瑀草檄处名满诸侯羡扁舟书剑五湖烟月春城丝管 六代歌楼樽酒旗亭风雅会料此际欧阳放出头西陵畔 江湖怒发笑引吴钩赏析: 这首诗是梁清标在明朝时期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友人的风采,同时也展现了作者豪放不羁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