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春色
为问司勋,谁家楼也,而汝题诗。 算吾宗老辈,子安去久,玉京旧侣,叔玮来迟。 今日我游因薄谴,看城郭人民半是非。 还闻说、又吴宫楚馆,电卷星移。 千年谪仙又去,空传语、天上相思。 望三湘七泽,无边水气,荆门郢树,一片斜晖。 只有此楼常不改,与江汉茫茫无尽期。 归与好,把落梅短笛,鹤背横吹
醒眼蘧蘧。青山有约,转入华胥。听天鸡叫曙,庄周还我,大千秋色,泪满襟裾。屈子问天天语否,抱信美、文章赋索居。烟霞外,漫心悬霄汉,赤日轮扶。 平生著几緉屐,原不惜、寻仙路迂。看回峦起伏,都如龙虎,危峰偃蹇,比我清癯。凉路湿衣孤月白,正万树、松楸啼夜乌。聊题句,待归来五岳,囊括秦吴
《洞庭春色》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以下将详细介绍《洞庭春色》: 1. 诗歌创作背景:该诗作于苏轼晚年,大约在公元1093年冬。此时,苏轼经历了长时间的政治挫折和个人流离失所之后,心境渐趋豁达。他以“香雾长噉手”等意象,渲染出洞庭湖秋与春的奇妙氛围,用“玉色疑非酒”来描绘贤王醉酒挥笔的场景,增添了几分豪迈与洒脱。
客到兰陵,人来荆水,且住为佳。再休谈跨马,休谈戴笠,相逢握手,共泛流霞。坛坫英雄谁敌手,便添煮青梅佐曲车。闲评论、问使君与我,是也非耶。 一饮休辞既醉,便万钟、于我何加。到榆筹将尽,金鸡欲唱,杯盘狼籍,兴致还赊。都问旗亭何处好,说侬处东邻是酒家。明朝囗,把诗人月旦,一听裙钗
独步江东,群推孝穆,志在千秋。尽词华潘陆,恣情采撷,新声秦柳,匠意研求。入洛才人追二俊,遇倾盖公卿便驻驺。吾衰矣,看中原鞭弭,输与林丘。 当年陈琳阮瑀,草檄处、名满诸侯。羡扁舟书剑,五湖烟月,春城丝管,六代歌楼。樽酒旗亭风雅会,料此际欧阳放出头。西陵畔,听江湖怒发,笑引吴钩
归去来兮,斗鸡走狗,闾巷沉浮。叹臣之壮也,如人何事,身将隐矣,于世焉求。四十男儿悲老大,笑那便、车前少八驺。填胸事,看人奴笞骂,一半封侯。 回首风尘萍梗,怪年来、长傍迷楼。记广陵风景,青山绿水,琅琊兄弟,长史司州。名士终朝能妄语,更头没杯中笑不休。红烛夜,对故园椒酒,想尔风流
拱揖五华,照影同川,镜中翠鬟。倩月蟾梳就,流苏宝髻,黛蠃点出,菩萨双鬘。悄立亭亭风雾里,似骖凤、飘摇秦女仙。新霁后,对花明柳媚,凝睐嫣然。婵娟。 窈冥洞天。想披云帝所,霞翍星钿。更带荔牵萝,宜颦宜笑,晨膏夕沐,和雨和烟。洛水凌波罗袜冷,定微步、春风锵佩环。吹缥缈,寄遥情万叠,白石青莲
无二为忠,不移云烈,亘古几人。正强敌当前,残师喋血,权奸扼后,良将完真。蒿水弹空横尸遍,认墨绖、沈佳弟伸。忠臣表,溯义驹裹革,乱箭经身。 英雄自来爱马,便等似、秋水鲈莼。会边屯长啸,三军警燧,捷书飞奏,一骑红尘。塞上风沙杨柳岸,共紫电、青霜齐骏神。名骥咏,看十篇尽是,天厩龙麟
晚榭凉归,暮天云净,素娥泪多。更莲房红坠,冷凝藻镜,桐荫绿润,翠踏蛮靴。最是五更风共剧,便不耐衫寒薄薄罗。金茎液,教太真饮罢,晕脸微酡。 铜仙汉家何在,料如今、雨蚀苔磨。止陌头衰柳,残禅共咽,原问蔓草,有美轻过。待到为霜人不见,也负了蒹葭秋水歌。魂归夜,想佩环月下,定湿凌波
最好妆楼,花朝过了,社日才来。正轻裙飐凤,垂丝绣带;低鬟簇蝶,细股珠钗。知道一春行立少,看红嫩鞋尖色未衰。今朝健,且添些梳裹,小出香阶。 多时不来廊下,早一片、绿长新苔。恰钩帘日淡,珊珊形影;踏花风软,瘦瘦身材。蕙叶盆中青几箭,尚紧抱香心不放开。依稀记,是萧郎那日,临去亲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