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春色 登黄鹤楼

为问司勋,谁家楼也,而汝题诗。
算吾宗老辈,子安去久,玉京旧侣,叔玮来迟。
今日我游因薄谴,看城郭人民半是非。
还闻说、又吴宫楚馆,电卷星移。
千年谪仙又去,空传语、天上相思。
望三湘七泽,无边水气,荆门郢树,一片斜晖。
只有此楼常不改,与江汉茫茫无尽期。
归与好,把落梅短笛,鹤背横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洞庭春色·登黄鹤楼》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沉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介绍
  • 作者简介:黄景仁,字仲则,一字汉镛,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今常州)人。他的生平经历了从入仕到辞官,再到因公殉难的过程。黄景仁在清朝乾隆年间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并在文学上有所建树。他在安徽学政朱筠幕中工作,后来因政治原因辞官。他的作品包括《两当轩集》《西蠡印稿》等。
  1. 诗作原文
  • 原文内容:《洞庭春色·登黄鹤楼》全文如下:为问司勋,谁家楼也?而汝题诗。算吾宗老辈,子安去久,玉京旧侣,叔玮来迟。今日我游因薄谴,看城郭人民半是非。还闻说,又吴宫楚馆,电卷星移。千年谪仙又去,空传语、天上相思。望三湘七泽,无边水气,荆门郢树,一片斜晖。只有此楼常不改,与江汉茫茫无尽期。归与好,把落梅短笛,鹤背横吹。
  1. 诗作解析
  •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黄景仁辞官之后,反映了他对于官场生涯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思考。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及怀古之情。
  • 艺术特色: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描写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中的“千里谪仙”和“天上相思”等词汇,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学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历史的追忆和情感的复杂性。
  1. 文化价值
  • 文学价值:黄景仁的这首词在清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
  • 思想价值: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的回顾,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文人的理想与追求。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和思考。

《洞庭春色·登黄鹤楼》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的词篇,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