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滔滔苦海,任群迷,恣漂游。
被有限形躯,无涯爱欲,一向拘囚。
空生万千计较,况百年、短景不常留。
贪为名深利切,岂期水远山悠。
如流。
岁月相催,宜省悟,觅抽头。
向太一峰前,双林树下,早把心收。
从来既知是错,待番番、放下便休休。
撒手纵横无碍,状同不系之舟。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木兰花慢》的诗词:

  1. 叹滔滔苦海,任群迷,恣漂游。
  • 叹息: 诗人感叹人生就像无边无际的痛苦海洋。
  • 任群迷: 指人们被名利所迷惑。
  • 恣漂游: 放纵自己随意地漂流。
  1. 被有限形躯,无涯爱欲,一向拘囚。
  • : 被动承受。
  • 形躯: 身体。
  • 无涯爱欲: 无限的爱欲。
  • 一向拘囚: 一直被束缚。
  1. 空生万千计较,况百年、短景不常留。
  • 空生: 白白产生。
  • 万千计较: 无数的计算和比较。
  • : “何况”的意思。
  • 百年: 指短暂的一生。
  • 短景不常留: 短暂的生命不常驻。
  1. 贪为名深利切,岂期水远山悠。
  • 贪为名深利切: 为了追求名利而深陷其中。
  • 岂期: 没有想到。
  • 水远山悠: 比喻名利如水远山长一般遥远而难以企及。
  1. 如流。岁月相催,宜省悟,觅抽头。
  • 如流: 像流水一样不断。
  • 岁月相催: 时间如同催促人前行的流水一样无情。
  • : 应当。
  • 省悟: 觉悟。
  • 觅抽头: 找寻解脱的方法。
  1. 向太一峰前,双林树下,早把心收。
  • 太一峰前: 太一峰在道教中是修炼之地,这里可能寓意着修行或寻找精神寄托的地方。
  • 双林树下: 双林树,可能是佛教中的菩提树,象征着觉悟和解脱。
  • 早把心收: 早早收敛自己的心志,不再迷失。
  1. 从来既知是错,待番番、放下便休休。
  • 从来: 一直以来。
  • 既知是错: 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 番番: 多次。
  • 放下便休休: 一旦放下,就能达到心灵的平静。
  1. 撒手纵横无碍,状同不系之舟。
  • 撒手纵横无碍: 放手自如,不受任何束缚。
  • 不系之舟: 不被固定在某个地方的船。

我们对每句话进行详细的译文:

  • 感叹人生就像是无边无际的痛苦海洋。
  • 任由那些被名利所迷惑的人们随波逐流,任意漂流。
  • 白白产生了无数的计较,更何况我们的一生短暂如过眼云烟。
  • 因为贪图名利而深陷其中,没想到名利如同遥远的水和悠长的山一般难以企及。
  • 时光如同流水般不断向前推移,我们应该醒悟,寻找解脱的方法。
  • 在太一峰前寻找修行之地,或是在双林树下领悟佛法。
  • 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错误的道路,只要多次放下心中的执着,就能达到心灵的平和。
  • 我放开双手,自在行走,不受任何束缚,就像一条自由自在的船只。

最后附上赏析:
《木兰花慢》是一首表达人生哲理的词作。诗人以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一个人在面对无尽的痛苦和欲望时的内心挣扎。他用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对名利、生死、解脱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