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歙港入睦界

岚气湿征衣,千滩落翠微。
悬崖樵屋小,破庙祭人稀。
岸犬看船立,溪禽贴水飞。
乡心与客思,向晚重依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出歙港入睦界》是宋朝诗人方回的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家乡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复杂情绪。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
  • 方回(1227年—1301年),字万里,号虚谷,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刘克庄、陈亮并称“西湖三杰”。
  1. 诗歌原文
    岚气湿征衣,千滩落翠微。
    悬崖樵屋小,破庙祭人稀。
    岸石看船立,溪禽贴水飞。
    乡心与客思,向晚重依依。

  2. 诗意解析

  • 岚气湿征衣:描述雾气湿润了衣服,使得身体感到不适。
  • 千滩落翠微:形容千滩之上绿意盎然,山色青翠欲滴。
  • 悬崖樵屋小:描绘了悬崖上的小木屋,显得十分简陋。
  • 破庙祭人稀:表达了在破旧的小庙中祭祀的人不多,给人一种荒凉之感。
  • 岸石看船立:岸边的石头上,船只静静地伫立,显得格外宁静。
  • 溪禽贴水飞:描述了溪边鸟儿贴着水面自由飞翔的景象。
  • 乡心与客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旅途中客居他乡的孤独感。
  • 向晚重依依:傍晚时分,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依依不舍的情绪愈发强烈。

《出歙港入睦界》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它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这首诗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也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