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景齐归平阳二首

每忆东瓯郡,柑花入梦香。
市人无素服,田妇亦红妆。
鲎蟹丰渔户,犀珠聚䌖商。
年登犹足乐,何必殢钱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杜景齐归平阳二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诗作。这首诗通过描绘杜景齐归乡的情景,展示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生活的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方回(1190-1268),字万里,号虚斋,南宋诗人、文学评论家、教育家,与杨万里、陆游并称为“东南三贤”。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 君住平阳县,无家不读书。
  • 计偕今已废,师授未应疏。
  • 兵革崩腾后,衣冠丧荡余。
  • 别怀似难写,吾道竟何如。
  1. 诗歌内容解析
  • 君住平阳县: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的地理位置关系,表达了对朋友故土的怀念之情。
  • 无家不读书: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也体现了他对友人未来学术成就的期许。
  • 计偕今已废:这里的“计偕”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举人”,而“已废”则表明科举制度已经废弃。这一句表达了对时局变化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的担忧。
  • 师授未应疏:反映了诗人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友人学术成长的关注。
  • 兵革崩腾后,衣冠丧荡余:这句话描写了战乱之后的社会景象,衣冠丧荡表示社会秩序遭到破坏,人们生活困苦。这表达了对和平年代的渴望,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同情。
  • 别怀似难写: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难以表达内心的不舍。
  • 吾道竟何如:这是诗人对自己的疑问,也是对友人未来的担忧,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关切。

通过对《送杜景齐归平阳二首》的详细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对友情、历史和诗歌创作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