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慵庵不及用韵奉寄

东城追迹过西关,桥上纷纷送客还。
携酒踟蹰才水次,鸣珂躞蹀已云间。
摘茶贸食民尤窭,掘蕨烧畬土不闲。
细为明时问疲俗,往来亦足当游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慵庵不及用韵奉寄》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方回,字万里,号遁园老人、桐江遗老,江西诗派诗人之一,有《桐江集》。他擅长写七言律诗和绝句,其诗多反映现实,风格沉郁悲壮,尤以咏史抒怀见长。
  1. 诗歌原文
    东城追迹过西关,桥上纷纷送客还。
    携酒踟蹰才水次,鸣珂躞蹀已云间。
    摘茶贸食民犹窭,掘蕨烧畲土不闲。

  2. 诗意解读

  • 东城追迹过西关:这句描述诗人从东城的路径走到西边的关卡,可能是在途中遇到了一些朋友或熟人,他们为他送行。
  • 桥上纷纷送客还:描述了诗人在桥上与朋友们告别的情景,他们纷纷离去,给人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
  • 携酒踟蹰才水次:诗人携着美酒站在河边,久久徘徊不愿离去,可能是因为离别之情难以割舍。
  • 鸣珂躞蹀已云间:这里的“鸣珂”可能指的是马鞭声,而“躞蹀”则形容马蹄声轻快而有节奏地移动。这一句描绘了一幅马儿蹄声渐远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 摘茶贸食民犹窭:描述了百姓因战乱或灾害生活贫困,只能采摘茶叶换取食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与关注。
  • 掘蕨烧畲土不闲:这句诗反映了战火连年使得人民无法安居乐业,只得挖蕨烧畲来维持生计。这不仅揭示了战争对民生的破坏,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悲惨生活的同情。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一个乱世中的人物形象和他对时代的深刻反思。它不仅是方回个人经历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社会矛盾和人民苦难的缩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