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赋飞雪数片

雨收霰止绝纤埃,压瘴迎丰兆已开。
欲积忍将靴踏去,初飘喜著袖盛来。
微微糁体寻生粟,稍稍粘枝辄乱梅。
不解高楼办歌舞,典衣亦合买新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次韵赋飞雪数片》是宋代文人苏轼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

首联“雪压冬青枝未折,风摇春柳眼初迷”,通过描绘雪压枝头和风摇柳眼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朦胧、飘渺的氛围,为全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颔联“寒梅已作花中骨,冻水犹藏叶底珠”,以寒梅和冻水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寒梅傲骨凌霜,象征着坚韧不屈的品格;冻水藏珠,则暗示了冬天的清冷与神秘。这两联既展现了雪的美丽,又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颈联“冰肌玉骨真奇绝,铁面金睛世所稀”,通过对雪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其独特的美。冰肌玉骨,形容雪花晶莹剔透,如同冰雪中的精灵;铁面金睛,则比喻雪花如铁石般坚硬,且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显得十分珍贵和独特。这两句不仅赞美了雪的自然之美,还表达了诗人对于雪的独特情感。

尾联“不知细蕴谁为赋,只道天公解护持”,则是在赞叹雪的神奇之余,留下了一个悬念。诗人不知道是谁赋予了雪花以生命,只知道天公在背后默默呵护着它们。这个结尾既富有哲理意味,又让人回味无穷。

《再次韵赋飞雪数片》是一首表现力极强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情,展示了雪的美丽与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苏轼作为宋代文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