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观妙轩

前身恐是靖庐公,手擘崔嵬栋此宫。
拔地三三屏特起,藏天六六洞潜通。
渊明山气忘言外,太白秋声静坐中。
一洗丹玄童子眼,待看鸾鹤下晴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观妙轩》是宋代诗人方回所作诗词之一。以下是对这一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方回,字万里,号遁庵,北宋末南宋初人,为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与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诗人”。其诗歌风格以雄浑豪迈著称,擅长运用典故和意象,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他的诗歌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词原文:前身恐是靖庐公,手擘崔嵬栋此宫。拔地三三屏特起,藏天六六洞潜通。渊明山气忘言外,太白秋声静坐中。一洗丹玄童子眼,待看鸾鹤下晴空。

  3. 诗词赏析

  • 想象力与自然景观的描绘: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想象。诗句中的“拔地三三屏特起,藏天六六洞潜通”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建筑的雄伟,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天地自然的深入观察和理解。这种描述方式使得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宏伟壮观的自然场景,感受到诗人的艺术魅力。
  • 文化内涵与哲学思考:除了视觉上的享受,这首诗还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和哲学内涵。例如,“渊明山气忘言外,太白秋声静坐中”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在静谧环境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心境。同时,“一洗丹玄童子眼,待看鸾鹤下晴空”这句更是寓意深远,暗示了诗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期待像鸾鹤一样自由飞翔。

《题观妙轩》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更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诗歌的魅力,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