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四日宾旸华父同登秀亭二首

垂垂三径晚香开,二妙端能为我来。
老瓦尚堪沽浊酒,破鞋何惜上高台。
十年心事霜髯短,万□秋声画角哀。
海内诗人有公等,悬崖待与斸苍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月二十四日宾旸华父同登秀亭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七绝组诗中的第二首。这组诗写于安史之乱爆发的前夜,时值七月十八日,作者与友人相邀登高饮酒,抒发忧国伤时的情怀,并作下此诗。

第一首: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老翁逾墙走,老妻当户织。
兵戈犹未息,客子尚相逢。
薄暮疾雷发,昼阴月华空。
蜀麻吴盐烟瘴地,南溟西海风飙腥。
死别已吞声,生离惭再更。
江南瘴疠不足恨,身多疾病心常憎。
倚门思妇泪阑干,六军不发无奈何。

第二首:
群盗纵横决大河,玄冥血染芙蓉城。
客行早过汨罗浦,主辱亲凶意未平。
先向虎丘攀葛藟,岂随羊叔共轻生!
孤忠片善有谁见,千里冤氛何处明?

这两首诗以“八月”为题,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痛苦生活。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社会状况和个人感情,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社会的不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