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缺笺筒到霅滨,相逢依旧气如春。
深藏尺璧元无价,时击圆蓍尚有神。
桑梓兵戈三峡路,衣冠文物五朝人。
片时略得陪清话,一扫胸中万斛尘。
次韵伯田见酬四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伯田见酬四首》是宋代文学家方回创作的一首七绝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相见时的喜悦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词的翻译、意义和赏析:
诗歌原文:
问及水滨处世故,向来不合典班春。
从前离去成沧浪客,多次重题郁垒神。
临终何以怀往事,忍受贫穷渴望闲人。
喜公健壮仍如故,却无清酒可除尘。诗歌翻译:
- 询问是否已经适应了在水边的生活,我与旧友的交往始终不符合朝廷的标准。
- 从过去离开成为一位流浪者,我曾多次重访郁垒山的神灵。
- 临终之际为何怀念过去的事情,我承受着贫穷但渴望有闲暇的时间。
- 很高兴你依然强壮如昔,可惜没有清酒可以消尘俗。
- 诗歌的意义:
-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友人深厚的感情。通过对比自己与朋友的不同经历,诗人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
-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 诗歌的赏析:
- 诗中的“问及水滨处世故”和“向来不合典班春”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官场生涯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从前离去成沧浪客,多次重题郁垒神”表达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的经历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 “临终何以怀往事,忍受贫穷渴望闲人”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忍受贫困,另一方面却渴望摆脱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 “喜公健壮仍如故,却无清酒可除尘”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淡然看待,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次韵伯田见酬四首》不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和人生态度的体现。它让人们看到方回作为一个文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自然、友情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成就,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