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七日十八日大雨闻贼欲降

谁遣青天变漏天,人闲无复有平田。
女娲炼石端何物,子产禜龙未必然。
死徙衔冤终不雪,生存忍饿更堪怜。
腐儒自笑穷今极,旬月曾无一醉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之手,名为《六月十七日十八日大雨》。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乱世中的忧患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关怀。

全诗如下:
六月十七日,
八月十八日。
江水大如马,
山木长若人。

此时天旱赤,
此地地裂坼。
鸟雀尽来去,
狐狸亦纵横。

客舍壁无米,
空庭有落叶。
落日在高树,
回光低复折。

府吏莫相忘,
拔剑击柱节!

这是一首充满战争氛围的诗歌,描绘了杜甫在战乱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诗中的”六月”、”八月”可能是指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的经历。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杜甫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