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李让臣就寄翰林阎学士

鞭霆来自紫皇宫,天上纶言播德风。
为报玉堂真学士,犹怜雪鬓老诗翁。
星明斗极璇霄北,水注蓬莱碧海东。
身不能飞心独往,承颜常在梦魂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呈李让臣就寄翰林阎学士》是一首由元朝的方回创作的诗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方回,字万里,号虚谷,南宋诗人、文学理论家和教育家。他的诗歌创作以清新脱俗、意境高远著称,在宋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1. 诗句原文
  • 鞭霆来自紫皇宫,天上纶言播德风。
  • 为报玉堂真学士,犹怜雪鬓老诗翁。
  • 星明斗极璇霄北,水注蓬莱碧海东。
  • 身不能飞心独往,承颜常在梦魂中。
  1. 诗意解析
  • 鞭霆来自紫皇宫:暗示了作者受到朝廷的重用和赏识,如同雷霆般迅速获得高位。
  • 天上纶言播德风:表达了对朝廷恩典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传播道德风尚。
  • 为报玉堂真学士:这里的“玉堂”是指翰林院,是宋代皇帝处理政务的场所,也是文臣聚集的地方。这里指作者希望得到翰林学士的认可,也表明了作者渴望得到皇帝的信任与重视。
  • 犹怜雪鬓老诗翁: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现实,展现了一位文人的崇高品格。
  • 星明斗极璇霄北,水注蓬莱碧海东: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也象征着作者胸怀壮志,追求理想。
  • 身不能飞心独往:表达了作者虽然身体无法自由飞翔,但内心却向往着自由和独立,不受束缚。
  • 承颜常在梦魂中:意味着作者的精神世界与朝廷紧密相连,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朝廷的氛围。
  1. 写作背景
  • 根据历史记载,元朝初年,由于战乱和政治动荡,许多文士失去了官职,生活困苦。方回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呈李让臣就寄翰林阎学士》。诗中的“鞭霆”可能隐喻着政治风云的变化,而“天上纶言”则代表着皇帝的圣旨或朝廷的政策。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艰难时期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同时,它也展示了方回作为文人在乱世中保持节操和追求理想的坚定决心。

方回的《呈李让臣就寄翰林阎学士》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抱负的诗作,也是一首蕴含深刻政治寓意和哲学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文化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