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节前一日六首

少陵早是沧浪客,马援真成矍铄翁。
四十五年忝科第,一生心与布衣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至节前一日六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组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秋,当时作者在秦州(今甘肃天水)。

第一首诗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以动衬静,以声衬寂,写出了深秋时节三峡特有的景物:秋风劲吹,江面风高气爽,高处猿猴的啸叫回荡在空旷的上空;水中沙洲上的白色沙浪与白色江水相映成趣,不时有白色的鸥鹭从沙洲上起飞,在空中盘旋而下,又向江水中投去。

第二首诗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写景,也是抒情,情景交融。诗人通过写眼前之景抒发胸中之情。“无边”,突出落叶之多、之广;“落木萧萧”,既点出时间是秋天,也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让人感到长江的波涛翻滚而来永无止尽,自然使人联想到历史兴亡的无穷,从而感慨万千。

第三首诗中写道:“万壑树参天,千山响地音。”“参天”二字,不仅形容树木茂密高大,而且表现出山峦起伏的气势。诗人用“万壑”和“千山”来形容山峦重叠,树木参天的幽深景色。接着两句“江流石不转,遣恨达吾心”。意思是江水流经岩石而不停,那奔腾的江流似乎也在埋怨着什么,它带着人的遗恨一直流向远方。

最后一首诗写道:“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这是写景兼抒情,情景交融。巫峡猿啼哀婉,使人潸然泪下;衡阳北雁南飞,却无法传书寄信。诗人借景抒怀,寓情于景,写得凄凉感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