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里渊明径,桤林子美堂。
乱离容不死,穷乏果何伤。
红粒炊籼饭,青薹煮菜汤。
甲兵才偃息,城市转荒凉。
最苦樵苏贵,曾微药饵良。
频仍赊酒饮,卒急卖书偿。
败絮熏还曝,粗絺洗更浆。
炎蒸虽渐迫,寒冷尚宜防。
瀹茗徵瓷盏,包梨集纸囊。
头昏修菊枕,肤汗拭藤床。
困倦成衰懦,疏慵欠激昂。
厩空需马稿,碓净缺鸡糠。
思虑徒迂阔,营求竟渺茫。
忆儿观燕乳,怀友听莺吭。
守分甘丘壑,逢时付庙廊。
骨骸同朽腐,名字孰芬香。
但握锄犁柄,终逃鈇钺铓。
交游多竖褐,谈话止农桑。
应俗循中道,颐生宝秘方。
邻僧营藏字,侠士戏球场。
角武焉能往,摛文或可当。
病稀摩诘问,歌类接舆狂。
举世嘲痴叔,何人识漫郎。
北辕回朔漠,南棹辍沅湘。
谊气知犹壮,颓龄惧不遑。
六旬过眼电,万事满颐霜。
静乐非无动,闲遨却似忙。
连苔移巨石,带露数新篁。
天地诗人少,山林夏日长。
此心无别路,一武到羲黄。
日长三十韵寄赵宾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日长三十韵寄赵宾旸》是南宋诗人方回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在乱世中的感慨与生活状态。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 作品背景:宋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墨客都面临着生存和思想的双重压力。《日长三十韵寄赵宾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诗歌内容: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作者在自然中的所见所感,通过“栗里渊明径,桤林子美堂”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古代隐士生活方式的向往。而后半部分则反映了作者的现实困境,如“最苦樵苏贵,曾微药饵良”等句,透露出他对生计的担忧和生活的不易。
- 艺术特色:方回作为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其诗词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日长三十韵寄赵宾旸》中,他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审美价值。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于个人命运的关注。
《日长三十韵寄赵宾旸》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描绘南宋文人生活画卷的艺术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社会环境和文化风貌,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