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里渊明径,桤林子美堂。
乱离容不死,穷乏果何伤。
红粒炊籼饭,青薹煮菜汤。
甲兵才偃息,城市转荒凉。
最苦樵苏贵,曾微药饵良。
频仍赊酒饮,卒急卖书偿。
败絮熏还曝,粗絺洗更浆。
炎蒸虽渐迫,寒冷尚宜防。
瀹茗徵瓷盏,包梨集纸囊。
头昏修菊枕,肤汗拭藤床。
困倦成衰懦,疏慵欠激昂。
厩空需马稿,碓净缺鸡糠。
思虑徒迂阔,营求竟渺茫。
忆儿观燕乳,怀友听莺吭。
守分甘丘壑,逢时付庙廊。
骨骸同朽腐,名字孰芬香。
但握锄犁柄,终逃鈇钺铓。
交游多竖褐,谈话止农桑。
应俗循中道,颐生宝秘方。
邻僧营藏字,侠士戏球场。
角武焉能往,摛文或可当。
病稀摩诘问,歌类接舆狂。
举世嘲痴叔,何人识漫郎。
北辕回朔漠,南棹辍沅湘。
谊气知犹壮,颓龄惧不遑。
六旬过眼电,万事满颐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作品。它描绘了作者在战乱中的生活和心境,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日长三十韵寄赵宾旸
- 这句的意思是:日子过长了,因此写了一首诗来寄给赵宾旸。”韵”表示诗歌的押韵部分。
- 栗里渊明径,桤林子美堂
-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田园景象,栗里(古代地名)和子美堂(可能是作者自己的书房或住所)都是作者用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宁静和淡泊名利的地方。
- 乱离容不死,穷乏果何伤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乱世中依然保持坚定的信念,认为贫穷和困难并不能伤害到他。
- 红粒炊籼饭,青薹煮菜汤
- 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在简陋的环境中仍然能够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通过炊饭和煮菜来维持生计。
- 甲兵才偃息,城市转荒凉
- 这两句反映了战争结束后城市的萧条和荒凉景象,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
- 最苦樵苏贵,曾微药饵良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困难的感叹,尤其是对于食物的珍贵和药物的匮乏感到无奈。
- 频仍赊酒饮,卒急卖书偿
-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生活拮据时不得不向朋友借酒解渴,甚至为了偿还债务而卖书的情景。
- 败絮熏还曝,粗絺洗更浆
-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状态,用破布做衣服,用冷水洗涤衣物。
- 炎蒸虽渐迫,寒冷尚宜防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和对季节变换的适应能力。
- 瀹茗徵瓷盏,包梨集纸囊
- 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而雅致的生活方式,用茶具泡茶,用纸袋装水果。
- 头昏修菊枕,肤汗拭藤床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家中休息时的疲惫和不适感。
- 困倦成衰懦,疏慵欠激昂
- 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在生活中的无力感和缺乏活力的状态。
- 厩空需马稿,碓净缺鸡糠
-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家中缺少必需品的情况,马匹需要饲料,而舂米的机器也需要鸡粪作为燃料。
- 思虑徒迂阔,营求竟渺茫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无望的态度,认为他的计划和期望都难以实现。
- 忆儿观燕乳,怀友听莺吭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他们正在观察燕子筑巢和聆听黄莺歌唱。
- 守分甘丘壑,逢时付庙廊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顺应自然、安于平凡的人生观,愿意在合适的时机为社会服务。
- 骨骸同朽腐,名字孰芬香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认为无论是身体还是名声都将随着时间而消失。
- 但握锄犁柄,终逃鈇钺铓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困境但仍不放弃努力的决心。
- 交游多竖褐,谈话止农桑
- 这两句反映了作者与普通农民交往较多,讨论的话题也仅限于农业和乡村生活。
- 应俗循中道,颐生宝秘方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遵循中庸之道的生活态度,认为养生保健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 邻僧营藏字,侠士戏球场
-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与邻居和朋友们一起参与活动的场景,如收藏字画和打斗游戏等。
- 角武焉能往,摛文或可当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武艺的兴趣,但认为写文章更能体现自己的才华。
- 病稀摩诘问,歌类接舆狂
- 这两句反映了作者身体状况不佳,无法像王维那样创作出优美的诗作,但他仍然坚持创作,表现出一种狂放不羁的态度。
- 举世嘲痴叔,何人识漫郎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被世人嘲笑为愚蠢之人,只有少数人能理解他的真性情和才华。
- 北辕回朔漠,南棹辍沅湘
- 这两句描述了作者被迫离开北方回到南方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