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鹭鸶

行行万山顶,无复大陂池。
小涧清且驶,时见白鹭鸶。
有鱼必不大,何况亦无之。
联拳一孤影,尽日沙边窥。
七泽足鲜食,曷不往彼为。
公子以臆对,羽族幸产兹。
腹肠能几何,少许可无饥。
井鲋尚不顾,王鲔安所思。
鸬鹚善攫捕,扼吭富渔师。
虽贪亦不饱,孰若廉自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鹭鸶》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这首诗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情感,也通过其精湛的文笔,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从创作背景来看,《山鹭鸶》是欧阳修在贬谪期间所作。这一时期,诗人经历了巨大的生活转折和个人挑战,而《山鹭鸶》中那种在逆境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主题,恰好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坚持与不屈。同时,此诗的创作时间,正值北宋社会动荡、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这样的历史背景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时代色彩。

从文学形式上讲,《山鹭鸶》属于七言绝句。这种体裁简洁凝练,能够集中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欧阳修通过寥寥数语,将鹭鸶的形象和行为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对鹭鸶这一典型水鸟的描述,诗人不仅展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动物的生存状态,更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本质的思索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从诗歌内容分析,《山鹭鸶》通过对鹭鸶在喧嚣环境中仍保持高洁的形象描述,抒发了诗人即便遭遇贬谪,依旧保持一颗高尚纯洁的心的思想感情。这种表现手法,既符合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比兴手法,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人生哲学。

从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来看,《山鹭鸶》作为古代文学作品之一,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同时也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鹭鸶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思考,折射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态度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这种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山鹭鸶》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个时代的缩影。它不仅展示了欧阳修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以及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到理解和表达。因此,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山鹭鸶》都是一部值得深入探究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