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三日朱用和罗弘道同访南山无竭师

振骑出喧阓,榜舟浮广川。
冠盖二三子,谓我扬先鞭。
翳翳杉漆坞,膴膴禾黍田。
篱闯拥稚髻,担观骈旅肩。
是日告秋朔,暑絺稍轻便。
瞩远喜野旷,讨幽忘道绵。
维南孤崒嵂,中有西方仙。
铁干万树古,金界千柱坚。
湿藓滑侧磴,密荔凉深泉。
道人瘦如腊,不见今三年。
翠琰壁奇刻,丹涂架穹椽。
修竹洗人心,焉知红尘天。
谑剧酒若失,机捷诗易圆。
致爽潇洒阁,俯视乌龙颠。
过帆倏灭没,聚市常熬煎。
临轩十八公,老寿藤萝缠。
与语若未对,风至忽粲然。
斗牛之所莅,吴越封疆连。
自泰伯勾践,以至衣锦钱。
成败亦屡矣,变化若浮烟。
嗟哉声利徒,群蚁争微膻。
吾侪方寸中,皎月澄寒渊。
少迷逐众嗜,晚悟羞前愆。
会当摆俗鞅,来此禅窗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月三日朱用和罗弘道同访南山无竭师”这首诗是宋朝诗人方回的作品。《七月三日朱用和罗弘道同访南山无竭师》是一首描写秋日山水风光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和文人的闲适之情。

诗人以“振骑出喧阓,榜舟浮广川”开篇,描述了一行人骑马离开喧闹的市场,乘坐船只在宽阔的河流上行进的场景。这种生动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也体现了他们追求宁静的心情。接着,“冠盖二三子,谓我扬先鞭”进一步描绘了文人雅士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他们共同前行的情景,展现了文人之间的友谊和相互尊重。

随后,诗中的“翳翳杉漆坞,膴膴禾黍田”两句,通过对杉树林和禾黍田的细致描述,展现了秋天丰收的景象。杉树林郁郁葱葱,禾黍田金黄一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收画卷。这不仅展示了秋天的自然美景,也寓意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和生活的满足。

诗中的“篱闯拥稚髻,担观骈旅肩”两句,描绘了儿童们追逐嬉戏的情景和他们围观成人同行的景象。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亲情关系。而“是日告秋朔,暑絺稍轻便”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夏日炎热的摆脱。

在最后两句“瞩远喜野旷,讨幽忘道绵”中,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展示了他追求心灵自由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七月三日朱用和罗弘道同访南山无竭师》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天山水风光的佳作,也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态度。这首诗对于了解宋朝的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