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视园树,槁叶脱梧槚。
邻家馈彘肉,里巷作秋社。
报赛有故常,民俗其敢罢。
勾龙得无羞,土毛旱欲赭。
贫家节□常,素不徼福嘏。
又况禁酒严,罄室覆老瓦。
两男隔邻郡,久未泛归槎。
小儿及二女,嬉戏粗娅姹。
叫啼索梨栗,短裳或露胯。
乃翁老钝极,久困谗口哆。
下体毒痔漏,中脘痼症瘕。
舂秫裹青箬,杵臼亦旋假。
意以娱幼稚,鲜欢类炙輠。
东墙掘小池,南荣续前厦。
明旦宜鸠匠,窘局笑穷𥦛。
排闷赋此作,鄙俚愧不雅。
社前一日用中秋夜未尽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社前一日用中秋夜未尽韵》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作于公元1068年(宋神宗熙宁一年),当时作者任徐州知州(太守)。诗人在中秋佳节之夜登高望远,面对明月清风,触景伤怀,遂写下了这首抒发自己情怀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社前一日用中秋夜未尽韵》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开头,表达了作者对明月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时光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叹。然后,他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话反映了诗人渴望自由、追求理想的情感。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述了自己饮酒赏月的情景,并思考了人生的意义。他写道:“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句话描绘了月光下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最后一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时刻月亮总是圆圆的不解和感慨。
诗人提出了人生的感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话总结了诗人的人生体验和哲理思考。最后,他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对于人间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