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明月好,暮年方到扬州。鹤飞仙去总成休。襄阳风笛急,何事付悠悠。
几阕平山堂上酒,夕阳还照边楼。不堪风景事回头。淮南新枣熟,应不说防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二十四桥明月好,暮年方到扬州。鹤飞仙去总成休。襄阳风笛急,何事付悠悠。
几阕平山堂上酒,夕阳还照边楼。不堪风景事回头。淮南新枣熟,应不说防秋。
《临江仙·和元遗山题扬州平山堂》是元代词人张养浩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于至正元年(1341年),时年作者四十五岁。张养浩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平山堂一带的秀丽景色,并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之情。
全诗如下: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色连波不可抛。
若见朱颜如相识,
应教明月照千艘。
这首诗通过平山堂一带的山水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青山”与“绿水”相映成趣、“秋色”与“连波”相映生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同时,也通过“朱颜”与“明月”相映,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