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李膺舟,风霜季子裘。
家依南越鸟,身适大宛骝。
甲乙帷虚夜,蓬莱殿敞秋。
到京王母喜,休语万方忧。
送太常奉礼郎刘仲庸以二宫命使南省织金段龙帐还京师二首
介绍
《送太常奉礼郎刘仲庸以二宫命使南省织金段龙帐还京师二首》是元末明初诗人王逢的作品。
在诗的起首两句“泽国李膺舟,风霜季子裘”,王逢巧妙地使用了古代贤臣李膺和季子的典故来开篇,不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出使画面,也隐含着对刘仲庸此行使命的崇高期待与尊敬。这两句诗句通过对古代名人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刘仲庸此次任务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
在诗的第二句“家依南越鸟,身适大宛骝”,王逢继续展开对刘仲庸旅途艰险的描述,以“南越鸟”比喻其行踪不定、飘泊四方,而“大宛骝”则形容他乘坐的交通工具,既体现了旅途的辛苦,又突出了他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两句诗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对远方的向往与期待。
第三句“甲乙帷虚夜,蓬莱殿敞秋”,描绘了刘仲庸抵达京城时的景象和感受。这里的“甲乙帷虚夜”意味着宫廷中灯火通明,气氛热烈,而“蓬莱殿敞秋”则暗示着皇宫的辉煌壮丽和秋天的清新宜人。这两句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京城的繁荣与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刘仲庸归来时的那份喜悦和自豪。
第四句“到京王母喜,休语万方忧”,则转向描写刘仲庸回到京城后的情景。在这里,王母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万方的忧虑则被一笔带过。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刘仲庸的使命意义,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这两句诗简洁而有力,既体现了刘仲庸作为使者的职责,又彰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最后一句“¤ 王逢诗文作品赏析”,则是对这首诗的整体赏析,指出这首诗是王逢所作《送太常奉礼郎刘仲庸以二宫命使南省织金段龙帐还京师》中的第二首。通过对全诗的简要介绍,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思考。
王逢的《送太常奉礼郎刘仲庸以二宫命使南省织金段龙帐还京师二首》不仅是一首充满深意的作品,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艺术造诣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