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李膺舟,风霜季子裘。
家依南越鸟,身适大宛骝。
甲乙帷虚夜,蓬莱殿敞秋。
到京王母喜,休语万方忧。
【注释】
泽国:水乡。李膺舟:指代诗人乘的船,以“李膺”为名。季子裘:春秋时越国人范蠡的字。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自号“鸱夷子”,泛指其人。家依南越鸟:比喻刘仲庸像范蠡一样隐居于南越。身适大宛骝:比喻诗人自己像汉代出使西域的大宛马一样,远行他乡。甲乙帷虚夜:意谓夜晚在帷帐里占卜吉凶,用甲乙表示天干地支。蓬莱殿敞秋:意谓秋天时,宫殿的大门敞开。到京王母喜,休语万方忧:意谓到了京师,母亲很高兴;不必多说天下的烦恼事。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当时诗人正奉命为太常奉礼郎,随同中使前往南方省祭,又奉命出使吐蕃,途经安西、北庭等地,故有此行之题。
首联“泽国李膺舟,风霜季子裘”,是写诗人乘船南下。泽国即指江南地区,这里用“李膺舟”暗指诗人自己,因为李膺曾官洛阳令,因党争被罢,归隐湖泽间,后人称他为泽国公,因此用他来指称自己。季子是指春秋时越国的文臣范蠡,他助越王勾践灭吴,后来弃官从商,泛指隐士。这两句是诗人说自己像当年范蠡那样隐居湖泽,乘坐小船,经过风霜雨雪,来到长安。
颔联“家依南越鸟,身适大宛骝”,是说自己家在南方,就像那栖息南越的鸟儿;自己像汉代的使者一样到大宛去。南越和大宛都是古代地名,这里分别用它们作为比喻,意思是说他像范蠡一样隐居南越,又像汉代使者一样到大宛去。这两句是说自己既像范蠡一样隐居,又像汉代使者一样出使,所以一路上心情舒畅。
颈联“甲乙帷虚夜,蓬莱殿敞秋”,意思是说夜里占卜吉凶,用甲乙表示天干地支;到了秋天,长安的皇宫大门敞开。甲、乙是天干,这里借指占卜吉凶;虚,空;虚指占卜。这两句是说占卜吉凶,用甲乙表示天干地支,说明晚上占卜的结果,用甲、乙表示天干地支;到了秋天,长安的皇宫大门敞开。这两句是说占卜吉凶,用甲乙表示天干地支,说明占卜的结果很好。
尾联“到京王母喜,休语万方忧”。意思是说到达京城了,王妈妈很高兴;不要谈论天下的麻烦事。王母,唐代宫中对皇后的尊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达京城了,王妈妈很高兴;不要谈论天下的麻烦事。
这首诗描写诗人南游途中所见的景色,以及旅途中的卜筮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