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别马颍渔

别业归来千里馀,泰山倾盖喜无如。
青衫不污新丰酒,白发终乘下泽车。
地入东南空驿骑,雪消齐鲁足淮鱼。
彼行此住情俱得,尚约鸡肥落木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会别马颍渔》是元末明初诗人王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别业归来千里馀,泰山倾盖喜无如。
    青衫不污新丰酒,白发终乘下泽车。
    地入东南空驿骑,雪消齐鲁足淮鱼。
    彼行此住情俱得,尚约鸡肥落木初。

  2. 诗人介绍:王逢,字原吉,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出生在常州府江阴,元至正年间曾作《河清颂》,因拒绝台臣的征召而辞病避乱。后于淞之青龙江、上海乌泥泾一带筑草堂定居,自号最闲园丁。王逢在历史上以政治谋略著称,为张士诚的降元出谋划策,帮助其抵抗朱氏势力。

  3.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王逢的这首《会别马颍渔》充分体现了他的诗歌造诣。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又展示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
  • 情感表达:诗中“泰山倾盖喜无如”等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如同泰山般的坚固,足以抵挡世间一切风波。而“青衫不污新丰酒,白发终乘下泽车”则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看轻的态度,以及对岁月变迁的从容接纳。
  • 意象运用: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泰山”、“新丰酒”、“下泽车”等,都是典型的文人意象,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1. 历史背景:在了解《会别马颍渔》的同时,还需关注王逢所处的元末明初的历史背景。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动荡的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变革剧烈,文人的生活和创作也深受影响。王逢的诗歌创作,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时代风云的感慨,体现了他作为一位知识分子的时代担当。

《会别马颍渔》不仅作为王逢个人的代表作,更是研究元末明初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诗中蕴含的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反映了作者对生命、友情和历史的独到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