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昭代优勋旧,平章谢斗班。
堂开新绿野,玉隐小丹山。
曣皖文璀错,孚尹气往还。
昆丘玄圃畔,台峤赤城间。
不假工雕琢,元承帝宠颁。
静容宾从仰,明烛鬼神奸。
秩礼均恒岱,谦光俯粤蛮。
俨持周勃节,秀拥楚巫鬟。
树错珊瑚朵,苔封翡翠斑。
座裀联绮縠,车毂映朱殷。
或跂双么凤,时窥一白鹇。
炉香岚勃勃,檐雨瀑潺潺。
地缩三鳌岛,天长九虎关。
文饶淫玩好,灵运癖跻攀。
日月由来绕,风云不暂闲。
殷曾求傅说,汉亦聘商颜。
金匮盟藏券,青春诏赐环。
皇基同永固,国步罢多艰。
馆阁题千首,琮璜价百镮。
愿移铭盛烈,褒史着人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是明代文学家张大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赞美隐士的品格为主题,通过描写隐士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隐士高洁品质的敬仰之情。全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作者张大复隐居江阴期间。当时他与友人执礼等人一同游览了丹山隐玉峰石,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在游览过程中,诗人被隐士的高洁品质所吸引,因此创作了这首咏叹隐士的诗歌。

首句“玉峰耸翠接云天”,描绘了丹山的壮丽景色。山峰挺拔,如同玉一般晶莹剔透,直插云端,与蓝天相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句诗通过对丹山的描写,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

接下来“风清气爽入幽居”,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环境。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清风徐来,空气清新,仿佛进入了一片宁静的天堂。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第三句“松涛阵阵似海潮”,则描述了周围的环境。松林茂密,阵阵松涛如同大海潮汐一般汹涌澎湃,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隐士生活环境的独特之处。

最后一句“独坐幽篁听雨声”,则是诗人自己坐在幽静的竹林中,聆听着雨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这既表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整首诗以赞美隐士的品格为主题,通过描绘丹山的自然美景和隐士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隐士高洁品质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