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仪李渐荣辞

日系包桑地瓜剖,宫闱去尺非唐有。
庭春草合车断音,忝备昭仪奉卮酒。
御香紫袖纤垂手,载拜载祝南山寿。
龙须席转莲炬移,狼角斩天豨突牖。
不辞陨命同君后,女三祸前妾忠后。
无人为语巢贼奴,莫使儿知环柱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唐昭仪李渐荣辞》是王逢元末明初时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王逢,字原吉,元明之际常州府江阴人。王逢在元至正年间曾撰写《河清颂》,得到台臣推荐后,因称疾辞官,避乱于上海乌泥泾并构筑草堂居住。王逢还曾被张士诚征辟,但为李唐出谋划策,助其降元以抗朱氏。明洪武十五年,王逢被录用为文学,但有司强迫他上道,最终坚卧不起。王逢自号为最闲园丁,他的诗歌多怀古伤今,尤其对张氏的亡国感到感慨。

  2. 诗歌原文及解析

  • “日系包桑地瓜剖,宫闱去尺非唐有。” 这句诗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宫廷的变迁。”系”在这里可能是指被束缚或限制,”包桑”则可能意味着包围或守护之意。“地瓜”与“剖”结合,可能暗指某种被分割或被破坏的局面。整句诗意在表达历史变迁带来的混乱和破坏。
  • “庭春草合车断音,忝备昭仪奉卮酒。” 这句诗描绘了宫廷中的场景,春天的草木已经长满了道路,车辆行走时发出声音,而诗人自己则作为昭仪,准备敬酒。这里的“庭春草”可能指的是宫廷中的庭院,而“合车断音”则可能暗示了宫廷内的紧张氛围。
  • “御香紫袖纤垂手,载拜载祝南山寿。” 这句诗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和祝愿。“御香”可能指的是皇帝使用的香料,而“紫袖”可能指的是宫女的衣饰。“纤垂手”可能表示宫女们恭敬的态度,“载拜载祝南山寿”则表达了对皇帝长寿的祝愿。整句诗体现了宫廷中对皇帝的尊敬和忠诚。
  • “龙须席转莲炬移,狼角斩天豨突牖。” 这句诗描绘了宫廷内的一种紧张场景。“龙须席”可能是一种装饰华丽的坐垫,“转”和“移”可能表示座位的移动,“莲炬”可能指的是燃烧的莲灯,“狼角斩天豨突牖”则可能描述了一种突然而猛烈的攻击场面。
  1. 主题探讨:通过这首诗,王逢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忠诚和牺牲的崇高理念。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唐昭仪李渐荣辞》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的诗歌,更是王逢对历史、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和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元、明之际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怀和艺术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