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萧萧风色昏,归人自语烟际村。
我骑蹇驴童抱樽,记得君家忘却门。
径穿竹入背江路,傍是梁朝敬宗墓。
月中对鹤吹洞箫,露水琤然落高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白茅萧萧风色昏,归人自语烟际村。
我骑蹇驴童抱樽,记得君家忘却门。
径穿竹入背江路,傍是梁朝敬宗墓。
月中对鹤吹洞箫,露水琤然落高树。
《夜过苍墩江隐居》是元代诗人王逢的作品。下面将具体介绍作品的内容、作者背景以及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王逢,字天挺,号虚庵,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出生于一个文人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王逢的一生虽然经历了不少坎坷,但他的文学创作却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他的作品多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
诗词原文与翻译:《夜过苍墩江隐居》是一首描绘诗人夜晚行走于苍墩江路途中情景的诗歌,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王逢的《夜过苍墩江隐居》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元代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