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极曾重建,真元一气钟。
乾坤雄析木,日月绕居庸。
霁色千门柳,高风半夜钟。
儒生亦何幸,白首际时雍。
京都三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京都三首》是元代杰出诗人尹廷高所作的组诗,共三篇,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深邃的思想情怀。以下是对这三首诗的介绍:
- 创作背景与作者:《京都三首》的创作背景复杂,尹廷高在经历了宋亡之后,历经转徙,直到二十年后才返回故乡。他的父辈尹竹坡曾因能诗而闻名,这为尹廷高后来的文学道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尹廷高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宋代文化的影响,但他也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见解。
- 作品原文与赏析:《京都三首》的第一首中,“鳌极曾重建,真元一气钟”描绘了京城的宏伟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渴望。第二首中“儒生亦何幸,白首际时雍”则反映了他对于儒学的尊崇以及对时代和平的向往。第三首则通过“霁色千门柳,高风半夜钟”展现了京城的宁静美好,同时“儒生亦何幸,白首际时雍”又体现了他对儒家理想的坚持和追求。
- 文学价值与影响:作为元代的代表诗人,尹廷高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风貌。《京都三首》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示了尹廷高个人的艺术成就,也代表了元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对于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京都三首》不仅是尹廷高个人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也是元代诗歌艺术的重要代表,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三首诗的阅读和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文化特色和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