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叶萧萧乱打窗,山河入望正凄凉。
千年巷陌风流尽,一曲庭花霸业荒。
马载客愁嘶楚月,雁传乡信带吴霜。
悠悠今古兴亡事,断础寒烟几夕阳。
江东书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东书怀》是一首由宋末元初的诗人尹廷高创作的文学作品,表达了他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也是情感和历史的深刻体现。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江东书怀》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忧虑。诗中“败叶萧萧乱打窗,山河入望正凄凉”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战争和动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破坏和影响。而“千年巷陌风流尽,一曲庭花霸业荒”则进一步揭示了历史变迁下个人命运的无常,体现了诗人对于时代更替、文化消逝的哀叹和思考。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触动人心,也使得《江东书怀》成为一首具有深刻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从艺术手法上看,《江东书怀》运用了典型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马载客愁嘶楚月”,通过马的形象和月光的描写,传达出旅人的忧愁和思乡之情;而“雁传乡信带吴霜”则是通过雁的形象和吴地的霜雪,暗示着消息的传递与距离的遥远。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加深了读者对作品情感的理解。
从历史文化背景来看,《江东书怀》的创作背景是在宋末元初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火纷飞,许多文人因此流离失所,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尹廷高的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文人共同的心声和感慨。从这个角度讲,《江东书怀》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心声。
《江东书怀》作为尹廷高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有着较高的成就,而且在情感表达和文化价值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文人对于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的追求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