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思家

熢燧乱山无雁飞,家书动是隔年期。
祖茔樵采谁能主,旧宅存亡未可知。
园竹想添穿壁笋,庭梅应有亚栏枝。
归欤何日安生理,剪烛西窗说乱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乱后思家》是宋末元初尹廷高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战后家园的怀念和感慨。《乱后思家》是一首蕴含深刻情感的诗歌,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期盼。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结束后家园的变化的描述,展现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创伤和痛苦。诗中“熢燧乱山无雁飞,家书动是隔年期”反映了战争使得家乡的宁静被打破,连归家的鸿雁都无法自由飞翔,家书也常常成为隔年的等待。这种描写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从诗歌的结构上来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五言律诗形式,每句七个字,共四句。这种结构使得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更有助于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同时,诗歌在形式上的规整也为理解其深层含义提供了便利。

从诗歌的主题来看,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人通过描绘家园的变化,表达了对过去战争的哀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种主题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情绪。

从诗歌的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诗创作于金末战乱之后,作者尹廷高曾掌教永嘉,但因政治原因辞职回到故乡。他的亲身经历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未来的希望。

《乱后思家》作为尹廷高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诗人对家乡、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