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民望惠东海集

当时海岭共飘零,颠沛犹存伐木情。
楚泽吟魂疑未死,颜公墨迹俨如生。
眼中乍觉龙蛇走,世上空惭蛙蚓鸣。
几案划来双白璧,灯前老眼为渠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阮民望惠东海集》是宋末元初诗人尹廷高所作的一首酬答诗,用以表达对友人阮民望赠送海集(可能指诗文集或书画作品)的感激之情。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及其创作背景:

  1. 作者介绍
  • 生平与时代:尹廷高,字仲明,号六峰,宋元之际处州遂昌人。在宋亡二十年后归故乡,曾在永嘉掌教,秩满至京后辞去官职,最终回到故乡。
  • 诗歌风格:尹廷高擅长诗词,其诗作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感,同时也有咏史抒怀之作,如《玉井樵唱》等。
  1. 诗歌原文
  • 当时海岭共飘零,颠沛犹存伐木情。
  • 楚泽吟魂疑未死,颜公墨迹俨如生。
  • 眼中乍觉龙蛇走,世上空惭蛙蚓鸣。
  • 几案划来双白璧,灯前老眼为渠明。
  1. 诗歌鉴赏
  • 首句“当时海岭共飘零”:描绘了诗人与阮民望在艰难困苦中相互扶持的情景,暗示了他们共同的经历和深厚友谊。
  • “颠沛犹存伐木情”:反映了诗人在困顿时期仍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 “颜公墨迹俨如生”:表达了对朋友颜真卿书法作品的高度赞扬,认为他的书法栩栩如生,仿佛颜真卿本人仍在眼前。
  • “眼中乍觉龙蛇走”:形容书法中的笔势如同龙蛇般灵动,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高超技艺。
  • 结句“灯前老眼为渠明”:意味着尽管年迈,但因欣赏到如此精彩的书法而感到精神焕发。
  1. 创作背景
  • 宋元交替之际:这首诗创作于宋元交替之际,当时社会动荡,文人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这首酬答诗,以表达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 赠书之恩:阮民望赠送了海集给尹廷高,可能是诗文集或书画作品。这首诗既是对朋友的感谢,也是对友人赠礼的颂扬。
  1. 文学价值
  • 情感真挚:这首诗通过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恩人的感激之情。这种情感的真挚和深沉,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艺术精湛:诗歌在艺术表现上也非常精湛,无论是语言的选择、意象的运用还是结构的设计,都体现了诗人的高超技巧。特别是对颜真卿书法的描绘,更是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1. 历史影响
  • 留存至今:《阮民望惠东海集》作为尹廷高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至今仍被后人传颂,成为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文化传承: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更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对古代文人友情的赞颂,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1. 后世评价
  • 学者赏析:历代学者对这首诗都有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更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 读者共鸣:这首诗因其情感真挚和艺术精湛而深受读者喜爱。许多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都能感受到作者所传达的感情,从而产生共鸣。
  1. 文化内涵
  • 友情主题: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友情的主题,强调了在困难时刻互相扶持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
  • 艺术审美:通过对颜真卿书法的赞美,这首诗还展现了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特色。它让我们了解到,中国古代文人在艺术创作中注重笔墨、线条和意境的完美结合,这些美学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仍有借鉴意义。

《阮民望惠东海集》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还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