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三日对月

今夜初生月,客中仍独看。
遥怜吾老幼,未解脱饥寒。
破壁箪瓢垒,疏梅霜雪团。
再思先子训,默默泪阑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二月三日对月》是元末诗人王冕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和背景介绍:

  1. 作者介绍
  • 王冕,字元章,诸暨田家子,元末著名诗人、画家。他出身贫寒,曾放牛于陇上,夜读于塾中。尽管生活困顿却酷爱学习,尤其擅长《春秋》,后因科举不第而焚文。他的画作以梅著称,以胭脂作没骨体,被燕京贵人争求。他曾隐于九里山,自号“煮石山农”。
  1. 诗歌原文
    今夜初生月,客中仍独看。
    遙憐吾老幼,未解脱飢寒。
    破壁簞瓢壘,疏梅霜雪团。
    再思先子训,默默淚闌干。

  2. 诗歌赏析

  • “今夜初生月,客中仍独看。”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独自面对明月的情感,体现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 “遙憐吾老幼,未解脱飢寒。”通过描写自己及他人的生活困境,反映出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同情和关怀。
  • “破壁簞瓢壘,疏梅霜雪团。”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通过使用“破壁”、“簞瓢”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 “再思先子训,默默淚闌干。”反映了诗人对于家族传统的思考和情感的流露,体现了他对家族教诲的尊重和对过往生活的追忆。

《十二月三日对月》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流传至今,更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而被广泛传颂。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王冕这位历史人物以及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