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徐州洪至丰沛作

落月苍凉野色迷,过洪忽听五更鸡。
河流东海奔腾去,天近中原渐觉低。
败垒有基栖碧草,古台无石堕青泥。
汉家住处人能识,只在丰南沛水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徐州洪至丰沛作》是元朝诗人王冕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历史的感慨。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风格与意义:

  1. 作者简介
  • 王冕(1286年—1359年),字元章,又号煮石山农或煮石山人,是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他生于浙江绍兴,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人。王冕一生经历丰富,他曾在元朝担任过官职,但最终选择归隐,过着隐居生活。
  1. 诗歌原文及译文
  • 原文:《过徐州洪至丰沛作》
    落月苍凉野色迷,过洪忽听五更鸡。
    河流东海奔腾去,天近中原渐觉低。
    败垒有基栖碧草,古台无石堕青泥。
    汉家住处人能识,只在丰南沛水西。
  • 译文:在夜晚的月光下,我走过徐州的洪泽湖和丰沛河,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了五更鸡的啼鸣。河水向东流去,天空似乎变得更加低矮了。我看到了一片绿草覆盖的战场遗址,以及一座没有石头的古台。我知道汉家故地就在那,它位于丰南沛水西边。
  • 注释:这首诗中没有明确的地理标注,因此“丰南沛水西”可能是指丰县南边的沛水之西地区,即今天的丰县南部区域。
  • 作品赏析:王冕在这首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历史的思考。他的笔触细腻,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 评析:这首诗是王冕对家乡的一次回顾,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述,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 写作背景:据《四库全书》记载,王冕曾在元朝担任过官职,但由于政治原因,他后来被迫辞官归田。晚年的他选择了隐居生活,创作了许多反映个人情感和思考的诗歌作品。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隐居生活中所作,以表达对家乡和过去的怀念。
  1. 文化意义
  • 王冕的诗歌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他的诗作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尊重,这种文化内涵使他的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 王冕的诗歌体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他们虽然身处动乱的社会环境中,但依然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过徐州洪至丰沛作》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冕深邃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