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月苍凉野色迷,过洪忽听五更鸡。
河流东海奔腾去,天近中原渐觉低。
败垒有基栖碧草,古台无石堕青泥。
汉家住处人能识,只在丰南沛水西。

【注释】

过徐州洪:过徐州,即经过徐州的洪县。

洪至丰沛作:在徐州丰县和沛县一带所作。

五更鸡:指鸡鸣报晓之声,古人以五更时分为一日之始。

碧草:青绿色的草。

堕(duó堕):坠落,跌落。

汉家:指汉朝的皇家或贵族。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在宋哲宗绍圣四年(西元1097年)秋,因受党争牵连被放废后,漫游淮上,经徐、宿等州时写的。

首联写夜半行舟过洪,忽闻鸡鸣,月落天低,野色苍茫。

颔联描绘了黄河奔腾东下的情景。“河流东海奔去,天近中原渐觉低”,这两句中“天”指黄河。诗人把黄河拟人化,说它像一位身强力壮的勇士,奔腾不息地向前奔跑。而当它接近中原地带时,又渐渐显得低矮起来,形象生动,富有动感。

颈联描写沿途的景物。“败垒有基栖碧草”,“古台无石坠青泥”,都是写实之景。前者指古代战场留下的残垣断壁;后者则用一个“坠”字写出了古台上青苔覆盖的石头,形象逼真。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旅途的荒凉,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汉家住处人能识,只在丰南沛水西”,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虽然是个失意之人,但只要我还能行走,我就会像那高高的山峰一样,永远屹立在那里。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与鼓励之语。

这首诗以“过徐州”、“过洪”、“河”、“天”为题名,紧扣主题,结构严谨。全诗意境开阔,感情深沉,语言朴素凝炼,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