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送王修甫东还

樊川吾所爱,老我莫能俦。二年鞍马淇上,来往更风流。梦里池塘春草,却被鸣禽呼觉,柳暗水边楼。浩荡故园思,汶水日悠悠。
洛阳花,梁苑月,苦迟留。半生许与词伯,不负壮年游。我亦布衣游子,久欲观光齐鲁,羁绁在鹰韛、早晚西湖上,同醉木兰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 · 送王修甫东还》是元代文人王恽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深情以及对故土、洛阳花、梁苑月等美好事物的回忆和留恋。下面将详细探讨该词的内容:

  1. 作者介绍:《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的作者是王恽,元朝著名的文学家。王恽与王修甫是好友,两人在艺术和文学上都有着深厚的友谊。

  2. 作品原文:樊川吾所爱,老我莫能俦。二年鞍马淇上,来往更风流。梦里池塘春草,却被鸣禽呼觉,柳暗水边楼。浩荡故园思,汶水日悠悠。洛阳花,梁苑月,苦迟留。半生许与词伯,不负壮年游。羁绁在鹰韛、早晚西湖上,同醉木兰舟。

  3. 主题思想:王恽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对洛阳花、梁苑月等美好事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事业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期望。

  4. 艺术特色:王恽的这首词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特色和成就。首先,他在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樊川吾所爱”中的樊川即指杜牧的别业,而“老我莫能俦”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前辈的敬仰。其次,他的词句流畅自然,富有音乐性,读来朗朗上口。最后,他的词在情感表达上真挚感人,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水调歌头 · 送王修甫东还》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与友人离别之悲的词作,也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艺术魅力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文学的特点和魅力,以及文人对于友情、故乡和艺术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