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 冬至夜侍祭

阴消阳长从今数。除客归来闻好语。月明满地紫烟生,暖人刺文添绣缕。
冷风肃肃生庭户。桂酒光清摇燕俎。今冬记我致严时,爆竹声中听五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楼春·冬至夜侍祭》是元代著名文学家王恽创作的一首词,描写了冬至夜晚的景象和节日氛围。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
  • 王恽(1228—1304),字仲谋,号秋涧,卫州汲县(今属河南)人。他是元世祖中统初的左丞姚枢的详议官,至元五年(1268年)首拜监察御史,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擢升为翰林院学士。
  1. 作品原文
    阴消阳长从今数。除客归来闻好语。月明满地紫烟生,暖人刺文添绣缕。冷风肃肃生庭户。桂酒光清摇燕俎。今冬记我致严时,爆竹声中听五鼓。

  2. 诗词赏析

  • 自然规律的象征:“阴消阳长从今数”象征着冬至后白天逐渐增长,夜晚缩短,体现了阴阳交替的自然规律。
  • 节日氛围的描述:词中描绘了冬至夜晚的景象和节日氛围。如“月明满地紫烟生,暖人剌文添绣缕”等句子,生动地刻画了冬至夜晚的美景和温暖的气氛。
  • 文化意蕴的传达:通过对冬至这一传统节日的描写,王恽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意愿。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冬至这一重要节气的重视和庆祝方式。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今冬记我致严时,爆竹声中听五鼓”这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冬至这一重要节日的期待,更通过爆竹声中听五鼓的描写,展现了节日时的喜庆氛围和热闹场景。
  • 语言简练: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节日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文学技巧。

《玉楼春·冬至夜侍祭》不仅是一首描写冬至夜晚景象和节日氛围的词作,更是王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表达。通过对这首词的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学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