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广教寺坚师韵

矮窗宜晓取朝阳,高槛凭虚接莽苍。
咒水钵中莲是幻,坐禅床畔竹偏长。
不须沽酒供彭泽,耐可吟诗伴石霜。
想见六时天乐下,散花吹满衲衣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广教寺坚师韵》是王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王璋,元宁国路宣城人,字敬叔,与兄长王圭并以诗名。他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禅理的体悟,同时也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次广教寺坚师韵》中的“矮窗宜晓取朝阳,高槛凭虚接莽苍”两句,描绘了一幅晨曦中寺院的画面:窗户矮小而温馨,迎接着初升的太阳;高高的栏杆连接着广阔的天空和苍茫大地。这样的描写,不仅生动描绘了景物之美,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咒水钵中莲是幻,坐禅床畔竹偏长”则进一步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冥想的境界,莲花虽在咒水中显现虚幻,但竹子在禅房之中却生长得异常繁茂,象征着内心的坚韧和生命的顽强。

诗中提到“不须沽酒供彭泽,耐可吟诗伴石霜”,这不仅仅是对简朴生活的一种赞美,也反映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远离世俗喧嚣的愿望。整首诗歌充满了禅意和哲理,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平和与智慧。

《次广教寺坚师韵》不仅是王璋艺术成就的代表,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元代诗歌的独特韵味,还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哲学启示,让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