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趁江流去。数点翠收林际雨。渔屋远模糊。烟村半有无。
大痴飞醉墨。秋与天争碧。净洗绮罗尘。一巢栖乱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青山不趁江流去。数点翠收林际雨。渔屋远模糊。烟村半有无。
大痴飞醉墨。秋与天争碧。净洗绮罗尘。一巢栖乱云。
《菩萨蛮·题黄子久溪山雨意图》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熙宁九年(1076年)二月,当时苏轼任杭州通判。黄庭坚为苏轼的好友,也是他诗词创作的挚友。在一次宴会上,两人共同欣赏了一幅名为《溪山雨意图》的画作。画中山水清幽,云雾缭绕,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黄庭坚对这幅画非常赞赏,于是请苏轼赋一阕词。
苏轼随即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菩萨蛮·题黄子久溪山雨意图》。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雨中山间的景象,通过对风雨、烟云、流水、飞鸟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空灵、超脱的境界。词中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沉思。
整首词如下:
菩萨蛮·题黄子久溪山雨意图
黄州春信来时早,
溪山雨意添诗稿。
烟景入窗红未干,
闲云飞处青山小。
水声遥寄渔樵路,
花影摇曳春江暮。
何似此身无系绊,
随风飘向天外去。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日景色,通过自然元素与诗人内心的交融,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同时,这首词也体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