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鉴凝膏,温泉流腻。琼纤一把青丝坠。冰肤浅渍麝煤春,花香石髓和云洗。
玉女峰前,咸池月底。临风细把犀梳理。阳台行雨乍归来,罗巾犹带潇湘水。
踏莎行 · 金盆沐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莎行·金盆沐发》是元代诗人王国器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盆中洗发的情景,展现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生活画面。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 作者简介:王国器是一位著名的元代诗人,其诗作《踏莎行·金盆沐发》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 诗歌原文:《踏莎行 金盆沐发》,玉镜初开,兰汤沃腻。翠鬟乍解朝来髻。青丝濯处似临池,墨痕直蘸波心里。鸦羽参差,湿云拖地。临风笑倩檀郎理。娇柔无力倚阑干,温泉浴后将无似。
- 诗歌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王国器作为当时的著名诗人,其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生活细节和情感表达,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 诗歌赏析:诗歌开头两句“宝鉴凝膏,温泉流腻”通过瑰丽的意象描绘了金盆中的洗发过程,暗示了水质的温润与珍贵。随后的内容详细描写了洗发的过程及其带来的美好感受,如“青丝濯处似临池,墨痕直蘸波心里”等句子,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洗发后的青丝如水般清澈,墨迹犹在指尖停留,给人以美的享受。
- 文化意义:《踏莎行·金盆沐发》不仅是一首反映日常生活的小令,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历史背景。它让人们得以窥见元代文人的生活风貌和他们的审美追求,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细节的精致把握和对美的追求。
王国器的其他诗词作品同样值得一读。《踏莎行·金盆沐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通过欣赏他的其他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这些作品往往以其独特的视角、深情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从而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踏莎行·金盆沐发》不仅因其文字的优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更因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意蕴而显得格外珍贵。无论是作为文学鉴赏的对象还是了解元代文化的窗口,这首词都值得被深入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