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吴孟周司训真草书谱

古来书学宗史籀,竹简遗文象科斗。
钟张真草更入神,片楮至今藏不朽。
先生下笔绝代无,鸣玉绾结青珊瑚。
况闻篆隶太倔强,百金一字传东吴。
墨池浸没玄兔颖,魑魅反走空堂静。
金戟交撑日月轮,银钩倒画龙蛇影。
欧虞褚薛真出群,精妙只数王右军。
英姿老气欲飞动,悬珠快剑相纷纭。
呜呼百世谁复识,我今作歌重刻石。
莫同茧纸旧兰亭,閟入昭陵永难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吴孟周司训真草书谱》是元代诗人方行所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也体现了元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深度。下面将详细介绍《观吴孟周司训真草书谱》:

  1. 作者简介
  • 方行的生平背景与诗歌创作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是一位元代诗人。据资料记载,方行出生于元代台州黄岩,字明敏,顺帝至正间为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后调江西。他的襟度潇洒、学识渊博,尤其擅长文学和书画。
  1. 诗作原文
  • 《观吴孟周司训真草书谱》原文如下:“古来书学宗史籀,竹简遗文象科斗。钟张真草更入神,片楮至今藏不朽。”这句话表明了方行对于书法历史和经典的深厚理解以及其对古代书法艺术的推崇。“钟张真草更入神”,则直接指出了钟繇、张芝两位书法家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
  • 诗中的“片楮至今藏不朽”表达了方行对于吴孟周书法作品的高度评价与赞扬。他认为这些作品的价值超越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保存完好。
  1. 艺术鉴赏
  • 在艺术鉴赏方面,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对方吴孟周二人书法风格的赞美。特别是对方吴孟周书法作品的评价,如“片楮至今藏不朽”,显示了方行对书法艺术传承的重视和认可。
  • 方行的诗歌还体现了他对书法技艺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通过对历史书法大师的提及,如钟繇、张芝,方行强调了书法艺术的历史渊源和美学价值。
  1. 文化意义
  • 《观吴孟周司训真草书谱》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审美情感的诗歌,它还反映了元代文人对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尊重与传承。这种文化意义在于强调了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长远影响。
  • 通过这首诗,方行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珍视。这不仅丰富了文学史,也为研究元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源。
  1. 启示与影响
  • 《观吴孟周司训真草书谱》的创作和传播,为后世提供了学习和研究古代书法艺术的范本,尤其是在元代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它鼓励人们深入探索和欣赏书法艺术的美,同时也启发了后世学者对书法历史与理论的研究。
  • 这首诗还启示人们要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现代社会,虽然科技发展迅速,但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尊重仍然至关重要。

《观吴孟周司训真草书谱》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是元代文化和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体现,对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及书法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