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张思圣照磨

柏台深处识风姿,南国春残送我时。
幕府日长松影瘦,琴书窗小竹香迟。
山杯持酒分椰子,石密和浆摘荔支。
从此朱厓明月夜,飞云频与寄相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张思圣照磨》是一首由元代诗人王士熙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不仅展示了王士熙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从文学价值来看,《别张思圣照磨》体现了王士熙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诗中“山杯持酒分椰子,石密和浆摘荔支”等句子,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画卷,还透露出诗人与友人共度时光的乐趣与情感交融。这种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和表现,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更是一种情感与思想的交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深度。

从历史背景分析,王士熙作为元代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王士熙为文宗起用后,任江东廉访使,以南台御史中丞卒。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中的许多描写如“南国春残送我时”、“幕府日长松影瘦”,既反映了个人命运的起伏,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通过这些历史事件的反映,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从艺术表达上分析,《别张思圣照磨》的诗句结构严谨,意境悠远,充满了音乐性和画面感。例如,“柏台深处识风姿,南国春残送我时”这两句,既展现了诗人在官场中的身份和地位,又表达了他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和无奈。这种巧妙的艺术处理手法,不仅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让这首诗成为了元代诗歌中的佳作。

《别张思圣照磨》不仅是王士熙个人文学才华的体现,也是元代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代表。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还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