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在中代祀秦蜀山川

太华云连蜀栈低,柳花三月紫骝嘶。
香浮晓露金奁湿,幡拂春烟绛节齐。
策牍当年登桂苑,词林后夜趣芝泥。
长安游客应无数,谁共王褒颂碧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王在中代祀秦蜀山川》是一首古诗,由元代诗人王士熙所作。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此作品:

  1. 作者简介:王士熙,字彦高,号东山,浙江仁和县人。他是元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和书法家,曾官至江东廉访使、南台御史中丞等职。他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精通书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2. 创作背景:《送王在中代祀秦蜀山川》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泰定帝时期,这一时期王士熙历经仕途沉浮,最终在文宗的重用下得以再起。诗中“送王在中代祀秦蜀山川”,既是对其职务的描述,也是对其个人品格的赞美,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寄托和高尚的人格追求。

  3. 诗歌原文:太华云连蜀栈低,柳花三月紫骝嘶。香浮晓露金奁湿,幡拂春烟绛节齐。

  4. 诗意解析: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秦蜀山川的壮丽图景。首句“太华云连蜀栈低”,描绘了太华山之巅云雾缭绕,与蜀栈相接,形成一幅雄伟而神秘的山水画卷。次句“柳花三月紫骝嘶”,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骏马奔驰的场景,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第三句“香浮晓露金奁湿”,以芳香四溢的景象暗示了清晨的露水,以及由此带来的清新感受。末句“幡拂春烟绛节齐”,则通过旗帜飘扬和春烟缭绕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喜庆祥和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秦蜀山川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送王在中代祀秦蜀山川》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元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精神追求。对于研究元代文学、历史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部珍贵的研究资料。因此,对于热爱古典文学和中华文化的读者而言,了解并欣赏这首诗,无疑能增加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