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吟八百行

灵源无点污,常应常清净。阴阳已罢交,子母同宫庆。
冲虚葆真,一廓圆明辉心镜。头头照破归寂灭,妙用弘法,海变通无竟。
具真行。慈悲形道本,惨怛心无争。普施咸利物,执谦德为权柄。
圆成八百无漏果,顿超云步稳,脱凡归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老君吟八百行》是元代诗人王吉昌的作品,其内容涉及佛教思想,以道家哲学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以及个人的修行感悟。以下是作品的介绍:

  1. 作品原文
  • 灵源无点污,常应常清净。阴阳已罢交,子母同宫庆。
  • 冲虚葆真,一廓圆明辉心镜。头头照破归寂灭,妙用弘法,海变通无竟。
  • 具真行。慈悲形道本,惨怛心无争。普施咸利物,执谦德为权柄。
  • 圆成八百无漏果,顿超云步稳,脱凡归圣。
  1. 作者介绍
  • 王吉昌是元代的著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在文献中有所记载。据记载,王吉昌在元朝时期曾担任过官职,且与当时的文人墨客有广泛的交游。
  1. 作品主题
  • 《老君吟八百行》作为道教题材的诗词,展现了王吉昌对道教教义和宇宙观念的个人理解。作品中融合了道家的“无我”、“清净”等概念,体现了作者对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1. 文化价值
  • 该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通过研究这首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精神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 艺术特色
  • 王吉昌在创作《老君吟》时,巧妙地运用了道家哲学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在形式上呈现出独特的韵律美。例如,“头头照破归寂灭”一句,通过反复使用“头”字,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得整个诗句在表达上显得更加深刻和有力。

《老君吟八百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修行心得的诗作,也是一部体现元代宗教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珍贵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教元素,还能从中窥见当时社会的精神面貌和文人的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