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无点污,常应常清净。阴阳已罢交,子母同宫庆。
冲虚葆真,一廓圆明辉心镜。头头照破归寂灭,妙用弘法,海变通无竟。
具真行。慈悲形道本,惨怛心无争。普施咸利物,执谦德为权柄。
圆成八百无漏果,顿超云步稳,脱凡归圣。
这首诗的主题是佛教的修行和悟道,通过描述老君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修行者追求清净、智慧、慈悲、无争、普施、顿悟等精神境界的过程。
下面是逐句释义:
- 老君吟八百行:这里的“老君”是指道教中的神仙,即太上老君。他在这里吟诵着《道德经》的八百章。这是一种对道教经典的赞美。
- 灵源无点污,常应常清净:这里的“灵源”指的是心灵的深处,即人的本心。”无点污”表示心灵纯净无暇。”常应常清净”表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清净。
- 阴阳已罢交,子母同宫庆:这里的”阴阳”指的是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罢交”表示这两种力量不再相互争斗。”子母同宫庆”表示天地间的生命之源——阴阳二气和谐共处,一同庆祝生命的到来。这象征着生命的繁衍和繁荣。
- 冲虚葆真,一廓圆明辉心镜:这里的”冲虚”指的是道家所追求的一种至高至纯的精神境界。”葆真”表示保持这种境界。”一廓圆明辉心镜”表示内心如同明亮的镜子,能够照见一切事物的本质。这是对道家修行者追求真理和内省的一种描述。
- 头头照破归寂灭:这里的”头头”指的是每一个细节或现象。”照破”表示洞悉一切。”寂灭”表示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不再有生死轮回。
- 妙用弘法,海变通无竟:这里的”妙用”指的是佛教中所说的佛法无边,无所不在。”弘法”表示广传佛法,使众生得以解脱。”海变通无竟”表示佛法如同大海一般深邃广大,无尽无休,永远流传于世。
- 具真行。慈悲形道本,惨怛心无争:这里的”具真行”指的是实践真如之道的行为。”慈悲形道本”表示以慈悲之心来体现道的本质。”惨怛心无争”表示心中没有贪嗔痴等烦恼,与世间的一切保持和平相处。
- 普施咸利物,执谦德为权柄:这里的”普施”指的是广泛的布施给一切众生。”咸利物”表示所有众生都能够因此受益。”执谦德为权柄”表示谦虚谨慎的德行可以用来掌握权力和地位。
- 圆成八百无漏果,顿超云步稳,脱凡归圣:这里的”圆成”指的是圆满成就。”八百无漏果”表示已经达到了菩萨的境地,不受任何因果报应的束缚。”顿超云步稳”表示一下子超越了云层,步伐稳定,不受任何阻碍。”脱凡归圣”表示摆脱了尘世的困扰,回归到了真正的圣人境界。
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道教修炼者追求道境的诗歌。通过对老君、灵源、阴阳、子母等意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修行者内心的纯净、清明和对真理的追求。同时,诗歌还强调了修行者应当以慈悲为本,普施利物,持谦德为权柄,以达到圆满的道境。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哲学意味,是一首充满智慧和启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