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注释】 断肠人:指思乡的游子、愁苦的人。 桥断几时连:桥断了什么时候才能重新连接起来。 无端桥断因肠断,令垂杨、千缕还牵 (1)无端:没有理由,没有来由。(2)无端:无缘无故。 (3)垂杨:杨柳。古代诗歌中多用“垂杨”来代表春天。 (4)还牵:牵引,挽留。 愁里流霞难满:形容愁思如流霞般飞腾,难以填满。 梦中明月难圆:形容梦醒后月色依旧,而心中却难以再圆,比喻无法实现的愿望或美好的事物。
【诗句释义】 1. 一峰晴翠暖烟熏:一尊山峰,在晴朗的日子里显得翠绿而温暖,烟雾缭绕。 2. 游冶趁残春:趁着春天即将结束,人们外出游乐。 3. 玉人笑语朱阑畔:美丽的女子(玉人的)笑容和话语飘荡在朱红色的栏杆旁。 4. 依稀似、放诞文君:仿佛就是汉代的司马相如的妹妹文君。 5. 短簿祠前相见:在小庙前相遇。 6. 武当山后愁分:在武当山之后,忧愁地分手。 7. 锦鸳双履蹑轻云:穿上锦制的鞋
【注释】 1、绿秧畦:菜畦上长满了绿叶。 板桥斜:板桥倾斜。2、纸窗竹屋梅花风静,听池塘、一部鸣蛙。 3、白石清泉身世,青苔碧草生涯。4、梵音犹记老僧家。 5、夜漏还赊:夜晚的时间还很漫长。叉鱼射鸭:指捕鱼或打鸟的游戏。人归未,乱前村、短棹咿哑。 6、细雨闲敲棋子,油灯落尽残花。 【赏析】 此词描写江畔农家晚归图。 上阕写景,起句写景点题。“绿秧畦外板桥斜”,是傍晚时分,作者来到陈仲醇的别墅
【注释】 云佩:指仙女所佩戴的玉佩,这里借以比喻自己的心爱之物。岑寂:寂静。清宵:一作“寒宵”。徘徊:来回走动或徜徉的样子。西窗月:西窗外的月亮。凉波:冷清的水波。重进三蕉:重新进入三扇芭蕉之间(暗指重会)。忽坠高梧:突然从树上掉下来。高梧:高大的梧桐树。信知:果然知道。罗帷:用丝织品做的帐子。舒卷:舒展。锦字:织有锦绣图案的信笺,这里代指书信。凭谁挑:《文选》作“凭谁问”。楚山花簟
【诗句释义】 城边暖色的夕阳渐渐落下, 有朋友一同登上高楼眺望。 风檐吹落了纤巧的月亮,一片香气飘浮。 曲折小径自然发出空灵的声音, 稀疏的树林已进入秋天。 凭栏凝望可以消愁解忧, 明亮的月光洒在身上流光溢彩。 笙歌和华丽的衣服喧哗的地方, 总不如法界清幽。 拉着手臂何必去烦扰阮籍, 吟诗要结伴与汤休一起。 【翻译】 城边上温暖的夕阳慢慢落下, 有朋友和我一起登上楼台。 风吹过檐下
诗句原文及译文如下: 风入松·其一 丝丝杨柳故夭斜。 勾引欲栖鸦。 春风夜火扬州路,听城头、画鼓频挝。 绣被焚香独自,银罂索酒谁家? 锦帆犹记到天涯,狼藉旧繁华。 迷楼丝管今何处,但迢迢、野草平沙。 惆怅二分明月,当年曾照琼花。 注释翻译: - 丝丝杨柳故夭斜:描绘了春天柳树随风摇摆的柔弱之态。 - 春风夜火扬州路:暗示了夜晚扬州城的灯火辉煌。 - 绣被焚香独自
诗句原文: 停桡又唱渡江吟。薄暑未相侵。 频年奔走成何事,任人嗤、酒圣书淫。 白发新添几许,青衫巳误而今。 萧萧瑟瑟响亭林,闷拥薄罗衾。 明知不是秋凉雨,却先搀、无限愁心。 谁共西窗剪烛,花宫清漏沉沉。 注释: - 这首诗是史承谦的《风入松六首》中的第四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 第一句“停桡又唱渡江吟”,描绘了诗人在江边停下船,吟唱着渡江之歌的情景。 -
【赏析】 《风入松·咏画》是一首咏画词,通过描绘一幅画中之景来抒发词人的情感。这首词上片写画家的绘画过程,下片则描写了一幅画的内容。 上片“天然生趣费工夫”一句,表明作者创作这幅画的艰辛和努力。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观察、思考和创作,才能捕捉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并将其融入到画中。这里的“天然生趣”指自然界的景色和氛围,而“费工夫”则说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汗水。 “渲染不施朱”
注释: 秋来把卷石栏边。 瘦影爱婵娟。 碧鲜不受纤尘污,又何须、楚些轻镌。 多谢髯翁妙语,为予先定林泉。 无须更觅软行缠,清境可忘年。 萧疏只在横窗外,响珑玲、摆月摇烟。 吟到三更时候,此君相伴无眠。 赏析: 《风入松六首》,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组词。这组词共六首,每首都以“风入松”为题,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其中“其五”写秋天把卷石栏边,喜欢欣赏那如婵娟般的瘦影。 上片开头两句
【注释】 腊日:指农历十月。 风入松:词牌名。冲寒待腊雪花飘:冲寒等待腊月的雪花飘落。词意并琴挑:词意与琴挑相似,指词曲相合,有韵律感。 嘉平岁暮春光近,朔风冽、裘暖狐貂:嘉平岁暮时春光渐渐接近,朔风寒冷刺骨,而人们穿着狐皮和貂皮制的冬衣。须晓民间衣薄,那知宫里宽饶:要知道民间衣服都很薄,可谁知道宫中却很宽大,宽松舒适。隆冬气惨绛香烧,披览共仙韶:隆冬时节,天气阴冷而萧瑟。在这样冷清的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