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生趣费工夫。
渲染不施朱。
吴绫一幅铺就,看幽禽。
竞绕花须。
拈出妍枝懒叶,描他唤友将雏。
当年乐事羡清娱,画笔更萧疏。
镜奁斜倚图成后,对哺糜、一点春酥。
为问凝云山色,较伊眉黛何如。
【赏析】
《风入松·咏画》是一首咏画词,通过描绘一幅画中之景来抒发词人的情感。这首词上片写画家的绘画过程,下片则描写了一幅画的内容。
上片“天然生趣费工夫”一句,表明作者创作这幅画的艰辛和努力。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观察、思考和创作,才能捕捉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并将其融入到画中。这里的“天然生趣”指自然界的景色和氛围,而“费工夫”则说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汗水。
“渲染不施朱”,这句的意思是在绘画时不需要涂抹颜色,因为已经通过其他方式展现出了色彩。这里指的是画家通过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色彩,巧妙地运用光影、线条等手法,使画面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这种表现手法既体现了画家的高超技艺,又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吴绫一幅铺就,看幽禽”两句,描绘了画家如何将大自然的美景融入到画中。首先用“吴绫”(一种古代丝织品)来形容画布的质感和质地,给人一种古朴而高雅的感觉。接着用“看幽禽”来表达自己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与鸟儿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里的“幽禽”指的是生活在幽静的环境中的鸟类,它们在画家笔下显得生动活泼,给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拈出妍枝懒叶,描他唤友将雏”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画家如何通过细节描绘来展现大自然的美。首先用“妍枝懒叶”来形容树枝上的花朵和叶子,表现出它们娇嫩、轻盈的特点。接着用“描他唤友将雏”来表达画家通过描绘鸟儿呼唤同伴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这里的“妍枝懒叶”和“唤友将雏”都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与描绘,通过这些细节的展现,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接下来“当年乐事羡清娱,画笔更萧疏”两句,表达了画家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这句话中的“当年乐事”指的是过去快乐的时光,而“清娱”则形容那时的快乐轻松愉悦。而“画笔更萧疏”则是说画家通过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使作品更加简洁明快,充满个性。这里的“萧疏”一词也暗示了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用心良苦和对艺术的追求。
“镜奁斜倚图成后,对哺糜、一点春酥”两句,描绘了画家在完成画作后的情景。他用镜子作为容器斜靠在旁边,等待画中的鸟雀们前来觅食。这里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场面:鸟儿们在画中自由地飞翔,寻找食物;画家则在一旁静静地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场景。这里的“一点春酥”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啄食食物时的情景,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气息和温暖。
结尾部分“为问凝云山色,较伊眉黛何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他通过比较画中的山峰和眉毛的颜色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美的赞叹。这里的“凝云山色”指的是画中山峰的景象,而“眉黛”则是指人的眉毛颜色,两者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美景元素。通过对比,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之美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高度赞扬之情。
这首词通过对画家创作过程和画作内容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和画家的创作才华。同时,通过对比画中的自然美景和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