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诗句】 绿烟横,兰桨渡。金犊偃淮浦。细草春寒,过尽断肠雨。望中雀扇云衣。温存无据。枕边心,关山留住。莫轻觑。柳外无尽长亭,朝朝背人数。 【译文】 绿烟笼罩着江面,兰桨轻轻荡过。金色的牛儿在淮河岸边歇息。春天的草地因春寒而显得枯黄,走过了无尽的断肠之雨。在远方眺望,仿佛看到雀鸟张开翅膀,如同穿着云彩做成的衣服。我的心情温暖而舒适,但却没有任何凭据。我的枕边有一颗真心,却只能留在关山之中
玉绳低,铜漏咽。 人向湘楼别。 似水柔情,此际那堪说。 剧怜碧玉瓜时,丹珠床上,都惆怅、翠华销歇。 真悽绝。 持赠九曲连环,临岐莫遣玦。 一望湘波,湘山更重叠。 从教身化湘烟,泪沾湘竹,梦亦逐、潇湘云月。 注释: - 玉绳低:月亮低垂如同天上的玉绳一般。 - 铜漏咽:计时的铜漏声如泣,声音低沉。 - 人向湘楼别:人们在湘江边的楼台上告别。 - 似水柔情:就像流水一样温柔的情感。 -
祝英台近 策时自寒山来,同宿蘋花池馆。时帘外雨潺潺,竹梧萧瑟,因填此解,兼示子存、适庭 小屏深,孤竹冷,凉雨下苔石。 款竹重来,琴酒共瑶席。 却思昨夜空岩,飞泉响处,恨不与、故人游历。 正相忆。 谁知系艇烟堤,携手慰岑寂。 话了巴山,更听短檐滴。 待看红藕香生,黄梅风定,同踏遍、数峰晴碧。 译文: 策马自寒山赶来,与我一同住宿在苹花池馆。窗外雨声潺潺,竹子梧桐也显得萧瑟,因此填下这首词
【注释】 倦寻芳:唐教坊曲名。道希感春:作者自序云“道希”为作者表兄,与作者交好,因以字之,“感春”即感念春天,此诗为和道希的《醉春风》诗。 倚画阑:靠在画栏上(画阑:指装饰着花纹的栏杆)。 燕妒莺猜:燕子嫉妒黄莺(莺:黄莺)。 流光:流逝的时光。 联袂留春:携手留住春天。 【赏析】 词中写春天的景色、春天的感受和春天的遗憾,抒发了惜春的情绪。全词在对景抒情中,表现了作者的才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注释】 祝英台:元曲作家,本为女性名。后以“祝英台”“梁祝”等代指女子。 月初残:月初时天已微明。 小掩:轻轻关上门。 上大堤去:走到大堤上。 徒御喧阗:随行者车马声嘈杂。 行子黯无语:行人黯然无语。 收拾离颜:收拾离别时的愁容。 红泪:红色的眼泪。 孤衾:空床的被褥,这里指自己的卧房,暗喻自己孤独无伴。 条风过平楚:轻风吹拂,吹过平展的田野。 树下啼鹃:杜鹃鸟在树上哀鸣。 岁华暮:年华将尽
祝英台近 碧鲜庵相传为祝英台读书处,明邑令谷兰宗先生镌一词于壁,秋日过之,因和原韵 楚云归,湘佩杳,芳意寄琼箸。 碧藓苍苔,曾记读书处。 未输锦水鸳鸯,花丛蛱蝶,长自向、春风容与。 便应虑,留作粉本流传,千年赋情语。 缥缈青莺,应把旧游觑。 只今月冷空山,香消幽谷。 想犹有、凌波来去。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七言律诗。上片起二句写碧鲜庵是祝英台读书处,谷兰宗先生曾题词刻石,以志纪念
祝英台近 任城登李太白酒楼 女墙低,官柳暮,俯首眺齐鲁。冷缀苔钱,断碣眠方础。最怜酒酽花浓,好春闲度。更谁解、金鱼换取。启尘户。遥见十里帆樯,催人动津鼓。翠杓多情,容我醉方去。待他明月高时,临风歌处。也未许、此翁千古。 译文: 女墙上低矮,官道边的柳树已到傍晚时分,我低头俯瞰齐鲁大地。 冷色调的苔藓如金钱般缀满古砖上,断碣石卧在方础上。 最为欣赏的是美酒醇厚,鲜花浓郁,春光正好地度过。
祝英台近 题汪舍人少壮三好图 楮先生,刘白堕,此外也无个。减字偷声,双调尽教和。嘱他小小虫虫,轻轻燕燕,都不许、两眉春锁。且深坐。假若闲却芳年,行乐甚时可。暗悔从前,所好未曾果。料难老眼钞书,回肠度曲,但馀酝、不妨留我。 注释: 1. 祝英台近:是南宋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牌名。 2. 题:这里指给某人或某物做注解或题跋。 3. 楮先生:即楮(chǔ)纸先生,指写有文字的纸张。 4. 刘白堕:刘白堕
【注释】 锦鞍鞯:华丽的马鞍。潭柘寺:在今北京市西南的宛平县境内。小榼(kē 吃):古代的一种盛食品的器具,形似小酒坛子。浮蚁:指浮在酒面上的米粒,形容酒味醇美。者回:作者自指。听雨荷边:在荷花边上聆听风雨声。团茵:长条形的草垫,这里代指游憩之地。骊歌:即骊山之歌,泛指离别的歌曲。双凫:即双凫之游,传说中神鸟,此处用以比喻张见阳之去。铜章:官印,指官职。绾:束住、束缚。九面衡山:传说中的九座山峰
祝英台近·送翁武原之官黄州郡丞【注释】岳莲云:指岳莲云峰,位于湖南衡山。关树雨:指关树,即关树林,在湖南衡山。孤馆:独处的旅舍。 【译文】岳莲、关树的雨水,湿润了独处馆舍的衣衫。 记得当年在潞地与同乡朋友通家相访,是在短亭畔。 自来南浦多愁,西风易别,把新雁,一绳吹断。 再相见。却喜小郡黄州,铜符许分绾。 尽说官闲,蝴蝶绕书幔。最怜白露横江,青山如画,须夜夜、绿樽教满。 【赏析】